![](/Files262/BeyondPic/2023-4/13/230413155706eef887df38b165.png)
近年來,天水市審計局認真落實“四個不摘”政策要求,堅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把秦安縣云山鎮這個貧困發生率84%的深度貧困村,幫扶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和美鄉村。2019年以來,吳大村先后獲得“市級文明村”、“紅色先鋒村”、“十大美麗鄉村”、“基層黨建示范點”等榮譽稱號。定點幫扶單位市審計局2019年度被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21年度被甘肅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Files262/BeyondPic/2023-4/13/2304131602190eb25b92e3de95.png)
黨建引領作用凸顯。市審計局牢固樹立“以黨建促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強黨建”理念,不斷深化“三進三幫三助力”行動,帶領全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走訪慰問特困群眾,用心用情用力為貧困戶幫辦實事,縣處級領導干部定期開展黨課輔導,深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強化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對標對表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同時,指導監督駐村幫扶工作隊認真履行職責,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努力建強支部、帶好隊伍、服務群眾,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豐富“主題黨日”活動,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帶領全體村民全面發展。
![](/Files262/BeyondPic/2023-4/13/2304131602cb8560e8bd0b0d23.png)
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市審計局千方百計為吳大村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修建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活動廣場和鄉村舞臺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級基本功能,有效改變窮山村的落后面貌。實施硬化道路及小巷道8.7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80余盞,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同時也結束了吳大自然村無路燈的歷史。積極爭取市、縣兩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建設百米網紅打卡花墻、瓦片文化墻、解放槐休閑文化區、玉蘭巷、兒童游樂場、游客集散區、游客停車場,創造性地打造全市“美麗鄉村”樣板村。協調爭取省財政廳、水利廳提灌項目資金,修建蓄水壩2座,200方高位蓄水池2個,灌溉面積近2000畝,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輻射帶動農民增收。
![](/Files262/BeyondPic/2023-4/13/2304131603bf62df2d27bf3c2a.png)
產業扶持多元發展。市審計局緊扣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三大行動主題,根據地域環境氣候特點,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帶領群眾種植效益高的經濟作物,建立了吳大村產業發展“1+N”模式,不斷推進文農旅企融合,建成了休閑農業區、游客集散區、文旅體驗區、村企融合區、民俗文化區、農業產業區等美麗鄉村片區6個,指導村民種植黃花100余畝、金絲皇菊10余畝,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爭取三部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購置農機設備入股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想法設法發展高原夏菜種植項目,免費提供菠菜、豆角種子和化肥,鼓勵村民種植蔬菜100余畝,引進天津援建白脆瓜大棚24個,同時引領村集體發展“開心農場”蔬菜采摘園,“吳大柴火雞”、“自助燒烤”,打造“云山菊花酒”、“吳大冰菊茶”等特色農產品禮盒,不斷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為民辦事盡心竭力。市審計局聯系市農科所為村民免費發放小麥、玉米、油菜等良種8000余斤,邀請農業專家現場講授種植知識9場次,并為村里派駐“三區人才”,隨時為村民答疑解惑,鼓勵村民開墾荒地,增加收入。同時,聯系市紅會、愛心企業、醫院等單位為村民捐贈衣物、被褥、兒童圖書、玩具文具等3000余件(套、本),為吳大村建立紅十字會分站,為村民免費體檢、發放藥物,積極開展為弱勢群體特困群眾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自主籌措資金為五保戶維修房屋、進村道路,協調發放助學資助金、開展春節慰問等,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得到了當地老百姓一致好評。
(新聞來源:天水市審計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