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渭河的水更清岸更綠
——天水市審計局助力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2020年,天水市審計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以及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精心組織實施了渭河流域天水主干道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審計調查。截至2022年底,通過審計整改促進廢改立規劃、制度等66項,推動20個項目加快實施進度,督促辦理排污、排水、取水及農藥經營許可176項,辦理環評批復或登記133項,安裝取水計量設施135戶。同時,采取督促關停不符合條件自備水源井、搬遷或關閉違規企業等措施,努力推動源頭治理,有效發揮“審計一點,規范一片”作用,有效推動了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一、科學立項,服務生態文明建設。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甘肅要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重任。9月,市審計局召開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前謀劃對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2020年初,經市委審計委員會批準,“渭河流域天水主干道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專項審計調查” 項目列入2020年度市級重點審計項目計劃。
二、深入調查,合理確定審計內容。渭河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天水段地處渭河上游,干流長約270公里,流域面積1.17萬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81.8%,是我國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的重點地區,生態保護以水土保持和流域綜合治理為重點。“十三五”期間,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持續增加,農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水污染防治任務逐漸加劇。根據調查了解的流域內植被、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現狀,結合渭河流域天水段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定位,審計組按照“摸清家底、揭露問題、分析原因、完善措施、促進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確定此次專項審計調查以“十三五”期間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圍繞政策執行、項目資金管理、各級督查反饋問題整改等情況,從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等6個方面入手開展專項審計調查。
三、守正創新,以研究式審計推動項目實施。一是精研政策,做好審前準備。組織參審人員認真學習研究相關政策法規,熟悉相關部門權力事項和責任清單,建立初步審計思路;召開業務培訓會,邀請水務、生態環境等部門和GIS、GPS應用方面8位專家進行相關領域專業培訓,拓展審計思路;草擬項目實施方案,征求市直相關部門意見,進行修訂完善,全方位做好進點前的準備工作。二是整合資源,創新組織模式。針對流域生態環境審計專業性強、審計人員從未涉獵的實際情況,研究確立“整體作戰、協同推進”的現場審計工作思路。統籌市、縣審計機關13名業務骨干,組成專業齊全、優勢互補的審計隊伍,分設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等6個業務審計小組和1個數據分析小組,實行業務主審和數據分析主審“雙主審”運行模式,兩位主審既各司其職,又分工合作。三是數據先行,提升審計效能。在辦公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市審計局投入7萬多元,采購聯想工作站一臺、高精度GPS一套、專用數據存儲硬盤一個和3年“天眼查”信息服務,為項目開展提供強力技術支撐。審計人員通過對自然資源、水務、生態環境等部門提供的信息系統數據進行清洗加工和轉換整理,綜合運用GIS和SQL軟件,進行疊加分析和查詢比對,探查問題疑點。利用GPS進行現場核查,發現占用基本農田建設垃圾填埋場、禁養區內存在規模化養殖場、自然保護區內取水口未進行環評審批、建設項目未辦理環評手續、企業未辦理排污許可等問題;將衛星影像和二調變更數據套合,通過疊加分析計算三縣區渭河兩岸耕地、林地與園地面積,分析農業面源污染對渭河水質的影響,提出優化種植業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的建議。四是深入調研,深化問題應用。審計人員圍繞水污染防治,利用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對“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和“旅游業對景區周邊水質影響”進行調查研究,探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建議,得到了相關縣區政府的認可。同時,向市政府上報了《甘谷縣‘十四五’期間應加大鄉鎮污水治理工作》和《麥積山游客等因素對穎川河和東柯河水質的影響應引起關注》兩篇審計要情,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視,分管領導分別對兩篇要情作出批示。
四、以審促改,做好審計的“下半篇文章”。市審計局秉承“以審促改,以改促建”理念,采取持續跟蹤、專項督查和重點督辦等方式,著力做好審計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一是持續跟蹤督整改。認真落實督導責任,多次赴縣區跟蹤督查,對審計反映問題實行動態管理、對賬銷號,進一步壓實縣區政府整改主體責任。二是借助平臺促整改。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市審計局聯合向市委審計委員會上報了該項目綜合報告,市委書記和市長分別作出批示,要求三縣區黨委、政府認真研究、積極整改;審計、水務、生態等部門跟蹤督促整改。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市審計局根據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精神,印發了落實審計調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責成三縣區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全力抓好整改,并查漏補缺、完善制度、規范管理。三是專項督查推整改。結合“審計整改推進年”活動,派出專項督查組,赴三縣區及市直相關部門進行督查,及時向市委審計委員會報送專項督查結果,進一步督促加快整改步伐。四是專項督辦嚴整改。針對某區整改率偏低的情況,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市審計局向某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個人發送整改督辦函。在兩位主要領導的強力推動下,整改率大幅提高。五是市縣聯動抓整改。市政府在全市水利重點工作推進會上通報整改進展,要求堅決做好整改,切實筑牢我市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生態屏障。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審計調查指出問題調度函,全力推進整改。市水務、住建等相關市直主管部門建章立制、帶頭整改,同時督導縣區政府限時完成整改。
根據中央和省、市關于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相關要求,在著力推動整改的同時,積極推進審計成果轉化應用。一是根據審計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撰寫審計要情12篇,市委、市政府領導分別在審計要情上進行批示,有效促進整改。二是將審計發現的行業系統存在的普遍問題,以建議函的形式反饋市直主管部門,促進審計成果運用最大化。三是督促各縣區政府舉一反三,全面進行自查自糾,進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強化管理,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天水市審計局將持續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堅定履行新時代審計使命,進一步總結經驗、探索創新,推動資源環境審計工作深入開展,護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天水市審計局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