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必須堅持”的時代意義
王永利
(天水市秦州區委黨校)
![](/Files262/BeyondPic/2023-3/22/235726826_14d29924-63da-474f-965c-3a2f4c000c11.jpg)
二十大報告在“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部分中,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總結出六個必須堅持,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民性、時代性、創新性、實踐性、科學性、開放性的深刻體現,是新時代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進的思想指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相結合形成的理論結晶,也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深刻認識并長期實踐得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一、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民性的體現。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常說:“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人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中心。“十四個堅持”就旗幟鮮明地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
二、必須堅持自信自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代性的體現。
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并逐漸根深葉茂,探索并開辟出一條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篇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東西方文化相結合的理論創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這種時代性既有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是基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既不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的獨特創新,是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是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三、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性的體現。
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從“四個全面“到“四個自信”、從“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到“五大創新理念”、從“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完善的過程,結合實踐的發展,理論創新的腳步在不斷前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四、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性的體現。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社會越發展,新的問題會層出不窮,問題離不開實踐的總結,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二十大報告說: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解決問題最根本的就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只有深入實踐,深入基層,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真正了解老百姓的所求所盼,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在頂層設計中出臺有效治理的方針政策,及時發現問題,才能做到及時解決問題。
五、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性的體現。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眾多,世情、國情復雜,科學治理一定要有全局觀念、系統觀念,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科學性就體現在全局觀和系統觀上,比如在生態文明思想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就是科學治理生態的最好體現。科學性也始終貫穿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法治思想、強軍思想、外交思想等方面,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六、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放性的體現。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在這里他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他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從共建“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從長三角一體化到粵港澳大灣區,改革開放串聯起中國日新月異的歷史巨變,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這是改革開放帶給中國和世界的重要啟示。堅持胸懷天下、堅持共建共享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放性的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