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黨的二十大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大會報告在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取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基礎上,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于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都具有重大而長遠的指導作用。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思想上的堅定離不開理論上的清醒。為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市社科聯組織全市各社科組織和學術團體,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確定了一批重大研究選題,通過組織召開系列理論研討會、動員專家學者深入研究、開展主題征文等方式,形成了一批有思想有見地有質量的學術成果。即日起,將在《天水日報》及天水市融媒體中心各網絡平臺開設“百名社科專家學習二十大精神筆談”欄目,連續刊登社科專家理論文章,以饗讀者。相信通過廣大專家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闡釋和解讀,將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全面準確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思想體系和實踐要求,自覺運用這一思想武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昂揚的奮斗姿態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深刻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科學內涵
崔小偉
(天水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Files262/BeyondPic/2023-3/22/235723805_45e9a4dd-9c7b-483e-85fe-a1aea8afc3b8copy.jpg)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這一表述,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的高度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概括和凝練,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政治清醒與理論自覺。從人類歷史來看,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增加了社會財富,推進了科學技術、藝術、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進步意義。然而,資本主義現代化發展的“迷霧”讓人誤以為有了個人自由與全面發展的可能,事實卻是個人在“剝削的共同體”中被裹挾與束縛,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個人能夠文明存在即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始終未能解決,而“技術理性”的擴張與“生活世界”的“碎片化”、“殖民化”, “資本邏輯”操控下的金錢至上與人的全面異化,個人信仰虛無與極權主義肆虐等加劇并凸顯了人如何能文明存在的問題。反觀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的現代化新道路,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實現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中國智慧。
一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仡欀袊浆F代化的歷史進程,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長期執政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堅持社會主義正確方向的根本保證,更是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否則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面臨的各種新問題、新現象與新情況,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二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西方現代化歷史進程所主導的工業文明以經濟發展觀、科技萬能論、消費至上論、自然無價論、科技萬能論為價值之維,片面強調人與社會的物質性發展,創造了人類物質文明與人類社會進步的“神話”,卻忽視了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整體性關系,特別是人自身發展與生存樣態的問題自始至終未能解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創造者和主體,最終奮斗目標就是要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個人美好存在的問題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能夠有效解決,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內蘊的價值內涵,揭示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
三是始終注重文明發展的平衡性與協調性。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深化對以文明程度、文明范疇與文明形態為核心內容的文明系統的科學認識,努力探究文明系統的價值構成與內部聯系,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再到“五位一體”的中國式現代化歷史演進歷程,用理論與實踐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與決心,用自身行動與偉大成就證明了不忘初心的價值遵循。黨帶領人民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從本質上就是對文明程度、文明范疇與文明形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叭f象共生”并“美美與共”,整體性與全面協調發展不僅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文明新形態形成的必要條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重視文明發展的平衡性與協調性是個人能夠存在、愿意存在與美好存在的重要保障。
四是堅持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基本遵循。西方資本主義文明認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是“歷史的終結”。然而,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表明,西方的“歷史終結論”是非科學的,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并未解決也不可能解決人類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證明了國強必霸的“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鐵律”。人類文明新形態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基本遵循,堅持獨立自主又胸懷天下,繼承和發展了“協和萬邦、和而不同”的天下情懷及其價值理念,不僅立足于中國發展、中國需要與中國文明,更是著眼于世界整體利益,以美美與共的全球視野總體規劃布局社會發展,為后發國家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模式,在超越了西方狹隘的“普世價值”與“普世文明觀”的同時,走出“國強必霸”的文明困境,在更高、更廣的場域內發展和充實了人類文明的內涵。
五是勠力同心久久為功,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類文明新形態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內核,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崇高理想。對共同富裕的理解和把握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體,不僅體現了物質性與精神性的辯證統一,更是體現了真理性與價值性的辯證統一。全體人民始終堅持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國上下勠力同心,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經過艱苦努力與不懈奮斗必然能夠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