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3/19/s_3b58dffba7194a3e8676037681d704e1.jpg)
今年以來,天水市農業農村部門結合“三抓三促”行動,及早安排部署,強化宣傳引導,搶抓春季揭膜覆膜關鍵農時,迅速開展廢舊農膜撿拾回收,減少廢膜對農田和環境的危害,助力全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業綠色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回收廢舊農膜1668噸,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41.99%。
一是靠實工作責任。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農用薄膜管理辦法》《甘肅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規定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管理職責,層層傳導工作壓力,靠實縣、鄉鎮、村屬地管理責任,召開縣、鄉鎮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專題推進會議,組織開展鄉鎮、村廢舊農膜集中整治,加強農膜源頭管控、規范使用、有序回收、安全處置等,深入推進廢舊農膜清理工作,構建起廢棄農膜收集、清理、統一回收儲運體系。
二是狠抓督促檢查。堅持把廢舊農膜回收利用作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生態振興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強化措施落實。結合全市春耕生產督導,組織市農業生態中心有關人員深入秦州、清水、張家川等縣區上年覆膜區域開展督查,督促有關縣區、鄉鎮積極開展春季廢舊農膜集中撿拾回收,確保廢舊農膜應收盡收。結合農資打假等專項行動開展市場執法檢查,杜絕不符合國家和我省質量標準的地膜入市、進田,從源頭上防止不合格地膜使用。
![](/Files262/BeyondPic/2023-3/19/s_1c2d20dd39cc4a50ac2bd37072be30ce.jpg)
三是加強宣傳培訓。采取流動宣傳車、樹立明顯固定宣傳標語、網絡媒體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相關政策,積極組織開展廢舊農膜集中撿拾清理。武山縣利用回收企業撿拾宣傳車播放《甘肅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錄音開展宣傳,在縣域村莊、道路、鐵路沿線撿拾丟棄的廢舊農膜。張家川縣通過流動宣傳車、發放宣傳掛圖等方式扎實開展宣傳,組織動員各鄉鎮開展廢舊農膜撿拾清理。清水縣結合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地塊整理,通過組織培訓、發放宣傳手提袋等方式廣泛宣傳動員,多舉措推動地膜科學使用和廢舊農膜回收。
![](/Files262/BeyondPic/2023-3/19/s_9084c5e35e1242418630484e7febd6c9.jpg)
四是創新回收機制。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納入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督查考核內容,督促引導縣區創新推廣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模式,健全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長效機制,充分帶動農民群眾積極性,促進全市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任務落實。甘谷縣組織廢舊農膜回收企業和包片回收網點對鐵路、河道、公路兩側及城鄉接合地廢舊農膜進行集中撿拾,在川道區早春地膜馬鈴薯基地、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開展廢舊農膜“以舊換新”、廢舊地膜兌換小商品等活動。秦州區組織回收加工企業、合作社,以村莊周圍、道路沿線、河道溝渠等區域為重點,在全區開展廢舊農膜撿拾活動。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