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2023032109092022519.jpg)
他,在班組乃至全公司發(fā)揮著先鋒帶頭作用;他,在榮譽面前不驕不躁,總以踏實可靠的模范形象示人;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產業(yè)工人的“工匠精神”。他就是天水西電機加車間生產一線數(shù)控車工程永吉。
憨厚樸實的笑容,一身淺灰色的工作服,做事時目不轉睛……這是程永吉給人的第一印象。
![](/Files262/BeyondPic/2023-3/17/2023031716165489025.jpg)
扎根一線26載,他憑著一股子鉆勁和韌勁,先后獲得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機械工業(yè)百名工匠及“甘肅省技術能手”“甘肅省技術標兵”“天水市數(shù)控加工專家”稱號,被評為西電公司“核心員工”、2021年天水市勞動模范稱號。
“至微至精,求極致品質,這樣才對得起客戶的信任。”3月9日,程永吉告訴記者,近年來,在牛寨工程、烏東德、白鶴灘等國家重點工程中使用的產品及車床加工工序都是由他加工完成,過程中遇到過許多技術難題。他憑著自己過硬的技術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克服了一道道技術難關,贏得了主機廠的高度贊揚。
說起自己的工作,程永吉自信滿滿地向記者介紹,“憑借著我在車間一線的經驗積累,通過刃磨特殊的刀具角度,改善刀具切削性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Files262/BeyondPic/2023-3/17/2023031716172389854.jpg)
“如產品22.5520在加工時,由于內孔直徑較小而且很深,這種小深孔的加工一直是車削的難點,刀桿太細,容易發(fā)顫,稍粗則切屑不易排出,擠在孔和刀桿之間,加工難度相當大,以前用稍細的刀桿車,車一刀,退出來,暫停,清理完切屑,再車一刀,如此往復。”程永吉娓娓道來,“我經過反復的試驗,在刀具的刃磨上打開了突破口,改變了內孔刀切削刃的角度,刃磨成了負3度到負5度的刃傾角,這樣,切屑改變了流向,朝孔外排出了。由于不擠屑了,刀桿也可以粗了,轉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30%。”
多年來,程永吉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注重數(shù)控車加工程序優(yōu)化和加工工藝的改善工作。2020到2021年共完成數(shù)控車加工程序優(yōu)化固化26項,累計節(jié)省加工時間1300小時。同時通過自行設計工裝、夾具,改善優(yōu)化加工工藝13項,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程永吉在新產品的開發(fā)試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車間急、難、新產品的加工大多都是由他承擔的,平均每月所干產品品種達40多種。去年由他獨立試車加工成功的銅鎢、銀鎢合金觸針,現(xiàn)已檢測合格,為實現(xiàn)公司高質量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Files262/BeyondPic/2023-3/17/2023031716174490710.jpg)
名師帶徒,傳承技藝。程永吉是班組技術的核心力量,以傳承“工匠精神”,打造高素質創(chuàng)新職工隊伍為宗旨,始終將提高班組人員技術水平作為重點工作,通過組織員工參加技能培訓,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各類技術比武,發(fā)揮老職工傳、幫、帶作用。程永吉表示,班組發(fā)揚趕、超、比、拼的工作作風,學技術,練本領,目前班組有高級數(shù)控車技師2人,數(shù)控車技師5人,高級數(shù)控車工9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帶領和發(fā)動全班組人員,以提質增效為主題,結合實際,從刀具的正確選用和重復利用上下功夫,在加工工藝和程序的優(yōu)化方面不斷改進,有效縮短程序運行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用匠心為電力裝備打造澎湃‘心臟’。”程永吉說。(新天水記者 張彬霞)
(來源:天水市總工會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