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掌握越冬作物苗情及土壤墑情,及時指導做好春季田間管理,3月上旬,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市、縣區農技人員,對全市不同區域冬小麥、冬油菜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進行了全面調查。結果表明,冬小麥、冬油菜返青比往年推遲一周左右,田間一類苗與冬前相比略有減少,二、三類苗略有增加。土壤墑情基本適宜冬小麥、冬油菜的苗期生長。
![](/Files262/BeyondPic/2023-3/13/s_51e5a5b9041745f4a49a4b9f98950113.jpg)
一、越冬作物苗情
1.冬小麥苗情。今年全市冬小麥播種面積193.64萬畝,平均畝基本苗24.55萬株,平均單株分蘗2.49個,畝總莖數85.67萬株,次生根平均3.82條、長度3.12cm。其中:一類苗面積95.38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的49.2%,較去年同期增14.9%;平均畝基本苗25.61萬株,平均單株分蘗2.83個,畝總莖數98.08萬株,次生根平均4.34條、長度3.34cm。二類苗面積75.84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的39.2%,較去年同期減13.2%,平均畝基本苗24.38萬株,平均單株分蘗2.34個,畝總莖數81.43萬株,次生根平均3.55條、長度2.99cm。三類苗面積22.42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的11.6%,較去年同期減1.7%,平均畝基本苗22.28萬株,平均單株分蘗1.89個,畝總莖數64.4萬株,次生根平均2.55條、長度2.64cm。
2.冬油菜苗情。全市冬油菜播種面積67.84萬畝,平均畝基本苗4.43萬株,單株葉片5.41片,根莖粗0.95cm,根長12.48cm。其中:一類苗面積38.02萬畝,占播種面積的56.0%,較去年同期增7.3%,平均畝基本苗4.79萬株,單株葉片6.53片,根莖粗1.23cm,根長15.19cm;二類苗面積25.1萬畝,占播種面積的37.0%,較去年同期減6.3%,平均畝基本苗4.0萬株,單株葉片5.42片,根莖粗1.18cm,根長11.46cm;三類苗面積4.72萬畝,占播種面積的7.0%,較去年同期減1%,平均畝基本苗3.23萬株,單株葉片4.34片,根莖粗0.65cm,根長7.96cm。
![](/Files262/BeyondPic/2023-3/13/s_dd44fc52d0044abb82b7028c8687d380.jpg)
二、土壤墑情
通過對不同區域冬小麥、冬油菜田耕層土壤水分含量測定,全市冬小麥田0~10cm土壤含水量為13%~20.4%、10~20cm土壤含水量為14.1~22.1%。其中:淺山區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4.39%、10~20cm為16.05%;二陰山區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5.67%、10~20cm為18.45%;川臺地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4.02%、10~20cm為16.3%。全市冬油菜田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6.06%、10~2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7.14%。其中:淺山區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5.16%、10~20cm為16.43%;二陰山區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7.1%、10~20cm為18.3%;川臺地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5.36%、10~20為16.7%。目前各區域土壤含水量基本適宜冬小麥、冬油菜苗期生長。
![](/Files262/BeyondPic/2023-3/13/s_a0f86626ee4f47c38c2226aa301b868b.jpg)
三、田間管理措施
根據目前冬小麥、冬油菜苗情和土壤墑情現狀,各地要及早動手,指導從以下幾方面做好田間管理。
1.科學追肥灌水,促弱苗轉旺。在冬小麥、冬油菜返青前后,有灌溉條件的區域,可結合灌水及時追肥,促進苗情快速轉化;旱作區要借助氣象預報信息,抓住降雨有利時機,盡可能在雨前追肥,肥料可隨降水滲入土壤深層,也可以提前通過耬施化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對苗黃苗弱的麥田可追施氮肥,促弱轉壯;底肥未施磷肥麥田、根系少而淺的麥田、旱薄地,應氮磷配合追施,強化磷肥的促根和抗旱功效;對土壤肥力較高,冬前群體過大、已出現旺長的麥田和高稈品種麥田,不必早春追肥,可在起身至拔節期借雨酌情追肥,以控制植株過旺生長,促進根系下扎,防止小麥后期倒伏而減產;地膜覆蓋冬小麥或冬油菜,可進行穴施化肥;對于基肥充足的冬油菜田塊,可適當減少返青前的追肥數量,待返青后視苗期進行追肥;對肥力不足的冬油菜田塊,要在返青前及時鏤施氮肥,促進生長。
2.及早中耕鎮壓,增溫保墑。近期全市有效降水偏少,且氣溫快速升高,各地要做好各類冬小麥田、冬油菜田的保墑工作。對墑情較好的麥田,當表層土壤解凍2厘米時,即可采取早春頂凌耙耱措施,促進返青生長;對降雪較少、墑情較差的麥田,土壤全部解凍后,要因地、因苗、因墑開展早春苗期鎮壓,壓實土壤,彌實裂縫,減少散墑,減輕因早春干旱或凍害造成的死苗;對于群體不足的三類麥田,要及早中耕追肥,提高地溫,促苗早發快長,鞏固冬前分蘗,增加畝成穗數;對條播冬小麥、冬油菜可結合化肥深施淺鋤,以疏松土壤,破除板結,保墑增溫,促進根系和分蘗生長,同時可消滅雜草;對川區旺長麥田,深鋤斷根,控制旺長,變旺苗為壯苗。
3.加強預測預報,及時防控病蟲草害。各地要提早動手,做好各類防治藥械準備。要加強冬小麥、冬油菜春季病蟲鼠草害監測預報、防治技術宣傳培訓,重點抓好中華鼢鼠、麥紅蜘蛛、早期麥蚜、小麥白粉病、小麥條銹病和油菜黑縫葉甲、小菜蛾、油菜莖象甲、油菜藍跳甲等,以及田間雜草的防治,做到病蟲害預測預報信息及時準確,防治科學有效,最大限度降低病蟲危害損失,為夏季糧油豐收提供保障。
4.強化技術指導,預防早春凍害。我市冬油菜易發生早春低溫凍害,發生時期一般在油菜蕾薹期或初花期,早春低溫凍害致使薹莖、花蕾凍傷或凍死,溫度越低、持續時間越長,危害越嚴重。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特別是3—4月份天氣預報,采取有效措施,科學指導農民群眾做好早春低溫凍害等自然災害的預防工作。
5.及時放苗封口,保護地膜。對于全膜覆土穴播小麥、地膜冬油菜及一膜多年用地塊,要及時壓土蓋嚴,防止跑墑和大風揭膜,對于個別苗孔錯位的地膜小麥田、地膜油菜田,要在返青前及時檢查,做好掏苗放苗封口工作,要防止人、畜踐踏,保護好地膜,充分發揮其增產效果。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