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懷猶在丹青里 風骨長存翰墨間
“陳冠英 張維萍伉儷藝術館”上線開館
![](/Files262/BeyondPic/2023-1/6/23010622496ab1d14920754bf7.jpg)
“陳冠英 張維萍伉儷藝術館”網上展館日前正式上線開館。該網上藝術館旨在集中展示天水市著名書畫家陳冠英、著名畫家張維萍伉儷書畫、篆刻藝術代表作品,首次全面展示二人不同時期重大主題創作分類合集以及作者早年藝術實踐的紀實性文字圖片及歷史資料。藝術館由當代著名書畫家、國學大師啟功先生生前題寫館名。
陳冠英(1942—2004),筆名一鴻。書畫家,金石篆刻家。曾任天水市文聯主席,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杜甫研究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漢唐詩書畫研究院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其書法作品曾獲得香港舉辦的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銅獎,1998年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敦煌藝術獎”,他與張維萍合作的《十二生肖印》、《生生不息.百家話生肖》于2001年、2014年先后被國家圖書館收藏。國畫《民族魂(魯迅像)》被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
張維萍,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學會會員,甘肅省書畫院副院長,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水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1998年,獲“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同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敦煌文藝獎”。其作品曾在《美術》、《十月》等刊物發表,2008年,出版個人專輯《羲皇故里白描菊譜》、《大像山花卉白描集》。
陳冠英、張維萍伉儷自幼深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具有良好的書畫藝術修養和扎實的藝術功底,數十年臨池不輟,執著于書藝、畫藝的探索,在各自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堪稱“德藝雙馨”之楷模。陳冠英先生畢生致力于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特別是地方文化建設與文藝發展事業,在文物的搜集、整理,古跡的保護、維修,民間藝術和“非遺”傳承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陳冠英張維萍伉儷藝術館”充分運用數字化和信息網絡技術,首開我市網絡藝術館之先,系統再現陳冠英、張維萍先生不同歷史時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千壽圖等傳統文化主題的系列作品;大象山花卉、羲皇故里菊譜、剪紙等地域文化特色的珍貴墨跡。特別是二人聯手歷經16年艱苦探索中國生肖的人文內涵,運用金石篆刻這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十二生肖以印立傳,創作生肖圖形印凡1200種,妙趣天成,蔚為大觀,被民俗學家鐘敬文譽為“拯古老文化于瀕危,揚地方文化之特色”的難得瑰寶。中央電視臺曾公開報道,贏得啟功、文懷沙、史樹青、李政道、衛俊秀學者名人高度贊譽。在傳統春節到來之際,“十二生肖百刻圖”在網上全陣容呈現,別具喜慶祥和之藝術氛圍。
縱觀“陳冠英張維萍伉儷藝術館”,陳冠英先生書法作品端正、高古、簡凈、遒勁,字如尊如鼎,遒麗清新,不作不飾,顯現了其端行正走的做事為人風格;畫作較多為其早年的遺作,其畫作大處寫意,小處精細,著色大膽新奇卻不失自然,布局合理卻又能顯現機敏慧心,畫風簡潔清新,給人以整齊端莊的秀美印象。張維萍畫作靈動飄逸,虛實結合,于傳統山水花鳥的承襲之中,顯出新鮮和新穎,尤其是對天水地域文化和自然的描摹,更彰顯了她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陳冠英張維萍伉儷藝術館”較為全面地反映了陳冠英張維萍伉儷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廣闊的藝術視野,見證了兩位老藝術家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赤子情懷和“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生動實踐,為我市書畫藝術創作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陳冠英張維萍伉儷藝術館”將堅持動態性、互動性、開放性辦館,以時間為縱軸,陸續豐富兩位藝術家數十年來藝術成就的相關研究文章、新聞作品、紀念文章、墨跡文獻等,也期待廣大藝術愛好者和有識之士積極提供相關資料線索,拓展豐富館藏內容信息。
![](/Files262/BeyondPic/2023-1/6/2301062248070982e955d73e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