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2-12/31/221231084452bf88df82acc158.jpg)
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是我國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重要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喝臘八粥,泡臘八蒜,打臘鼓,驅病逐疫,祈祝吉祥安康。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送上博物館對大家的節日祝福,12月30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館開展了“臘八迎春至 擊鼓慶吉祥”線上直播社教活動。
![](/Files262/BeyondPic/2022-12/31/22123108475bf724cc4ee4b150.jpg)
活動中,宣教老師先從臘八節日起源、飲食傳統和民俗文化幾個方面向廣大網友介紹了傳統節日知識。隨后,以課件講解、非遺影像資料播放相結合的方式重點介紹了臘八擊鼓驅疫的習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山旋鼓的制作細節、表演亮點。預約參加旋鼓手作體驗的青少年通過線上教學和居家互動,完成了手工旋鼓的制作。
中國鼓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6000年前,大地灣人就制作出了黃河流域最早的彩陶鼓。《詩經·邶風·擊鼓》也有“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的記載。不同時期的“鼓”體現了地域文化和時代流行的特點,也承載了中華遠古文明的記憶。其中,武山旋鼓舞就是天水獨具地域文化標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武山旋鼓舞表演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Files262/BeyondPic/2022-12/31/221231085354a488e07f84bfb0.jpg)
此次活動是近期疫情政策調整后天水市博物館組織的首場教育活動,我們本著繼承民俗傳統、驅疫送福、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開設線上教育活動,希望更多的觀眾能夠通過活動“云直播”記住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守護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活動征集到的線上調查問卷來看,95%的觀眾認為活動將“文化宣講”與“手工體驗”相結合,加深了公眾對臘八“擊鼓驅疫”習俗的印象,也能學到羊皮旋鼓的制作工序,受益良多。5%的觀眾對不能進行手工制作表示遺憾,建議宣教人員引導觀眾利用家常材料自制旋鼓,進一步增加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Files262/BeyondPic/2022-12/31/2212310900f34ca0aaf019b64f.jpg)
針對觀眾提出的寶貴建議,我們高度重視,認真反思后,對擬上線的直播互動進行調整,力求以更優質的活動內容、更人性化的互動方式讓公眾在博物館里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從而引導觀眾加入到“文化宣傳員”和“守護者”的隊伍中,用“最中國”的方式過好每一個中國節。(社會服務部 熊瑞琪)
(來源: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