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俗稱“房屋的養老金”,與小區配套設施的正常使用、房屋安全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近年來,市房產服務中心為管好用好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堅持實行“四項機制”,確保業主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得到及時修繕與維護,又監督了資金合法、合理地使用,真正發揮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最大綜合效應。
一是實行協調聯動機制。為規范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提高維修資金效率和透明度,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印發了《天水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申請使用規定》,明確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條件、申請使用流程、施工單位選取、造價咨詢管理、備選庫的管理,使用申請人、業主代表、施工企業、造價咨詢單位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建立了相互協調、相互聯動的工作機制,推進靠制度管人管事,確保了各級職責明晰、責任落實到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更加公正、科學、高效。
二是實行監督制約機制。積極引導業主閉環參與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申請使用全過程,緊盯資金開支使用,嚴把工程項目質量關,合理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有效降低了資金套取風險。加強第三方監督服務,工程預算3萬元以上的,須由專業機構進行造價審核,20萬元以上的須進行結算審核,有效解決了虛高報價、虛增工程量的問題。構建申請單位與施工企業、造價咨詢企業熔斷機制,施工企業及造價咨詢企業由申請人在行業監管部門參與監督下隨機抽選,有效防范“小病大修、無病亂修”等風險。
三是實行督促檢查機制。申請人提出使用維修資金申請后,市房產服務中心派出工作人員對申請維修現場進行勘察,現場加注勘察意見。維修項目實施后,市房產服務中心派出專人與使用申請人、相關業主代表定期、不定期對維修項目建設質量及維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資金專項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便民利民進一步落到實處。
四是實行公開公示機制。通過網絡公開征集,篩選了一批專業強、資質優、信譽好的施工企業和造價咨詢企業,建立施工企業庫,減少三無人員參與住宅專項維修,有效保障了維修質量。采用公開簡易招投標程序,對造價在10萬元以上的維修項目,由申請人提出詳細維修方案,隨機抽選3家施工企業參與競爭,評標結論由至少3名相關業主代表決定,取最低價,讓工程費用有適當競爭。嚴格落實公示制度,使用方案(包含報修項目概況、工程預算金額、列支范圍、單位面積分攤數額、施工單位確定方式、計劃維修時間等)須在顯眼位置向維修資金列支范圍內業主公示,不斷增強了維修資金使用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