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提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人員業務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提升調解仲裁工作質量,推動全市農村土地承包調解仲裁工作規范化建設。9月25日—26日,天水市農業農村局在張家川縣舉辦了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培訓班。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多長同志出席開班式并講話,張家川縣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同志、各縣區農經中心(站)主要負責人、仲裁委員會聘任的仲裁員骨干、張家川縣15個鄉鎮業務人員共60余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班上市農村經濟指導服務中心業務負責同志圍繞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土地流轉合同簽訂規范、經營糾紛調解適用法律政策、仲裁程序、工作規范及仲裁考評工作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政策解讀,實地觀摩了龍山鎮裕豐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榮達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千畝果品種植基地,建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陽鎮梁堡村小麥良種千畝繁育示范基地,詳細了解了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特色優勢果品產業、開展農業生產托管等工作進展情況,進一步提高了基層糾紛調解仲裁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為規范有序推進全市農村土地糾紛調解仲裁工作奠定了基礎。
培訓班指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實施以來,全市各級農村土地糾紛調解仲裁機構共受理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確權等各類糾紛1942件,全部得到妥善解決,調處率達100%,糾紛仲裁工作化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主渠道作用逐步發揮,對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農業農村改革的深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推進,農民對土地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農村土地糾紛隨之不斷增加,涉及的范圍不斷擴大,妥善處理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是新形勢下農業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培訓班要求,各縣區要充分認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一要加大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宣傳力度。要認真學習和宣傳好新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關于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基層干部貫徹實施法律法規和國家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自覺性,增強廣大農民知法、懂法、用法,依法維護自己土地承包經營權益的自覺性。二要加快建立健全糾紛調解仲裁體系。要抓住全黨全社會主要精力由精準扶貧向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機遇,爭取落實工作經費,健全調解仲裁機構,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工作條件,讓縣區仲裁委員會有效運轉開展工作。三要加強仲裁員隊伍建設。要認真貫徹《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培訓工作的意見》,按照“一個標準、四項制度”(統一仲裁員培訓標準,實行仲裁員聘任制度、仲裁員持證上崗制度、仲裁員考核制度和仲裁培訓合格證書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的仲裁員隊伍。要保證每個鄉鎮都有1—2名經過正規培訓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員。四要積極調處化解鄉村矛盾糾紛。要按照《仲裁規則》和《示范章程》依法開展工作,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進一步暢通農民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及時妥善處理農民群眾合理訴求,依法積極化解積案,努力將糾紛解決在當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為促進平安鄉村建設,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村社會的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