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并攏抓治理 提振鄉村精氣神
——天水市全面推進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建設
天水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理念,以推動鄉村增活力、強保障、揚正氣為目標,探索出了符合市情實際的基層黨建引領、試點導向先行、農民自治管理、法治教育進村、德治建設帶動等五項推動落實機制,持續推進鄉村自治、法治、德治相三治融合,全市鄉村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健全,治理成效初步顯現。
一、以黨建為引領,營造鄉村良好政治生態。建強鄉村基層組織,制定《天水市2022年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構建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合力推進的責任體系。落實黨員領導干部聯系村級黨組織制度,調整29名市級黨員領導干部支部工作聯系點。新排摸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54個,常態化跟進132個。選優配強干部隊伍,調整優化村班子61個、村干部95名,選樹“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100名,調整輪換第一書記130名、駐村工作隊員247名。提升村級陣地活力,落實村干部值班坐班、便民服務、一站式辦理等制度,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講文明樹新風”等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活動7300余場次,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務點2580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突破提升行動,258名市縣領導干部聯系包抓48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和項目村,申報村級集體經濟項目186個,開工建設132個。上半年,全市2491個行政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6356.97萬元,村均6.57萬元。
二、以試點為先導,強化鄉村治理示范帶動。堅持分層分類指導,全面落實各級各類鄉村治理示范點鞏固提升任務,發揮秦州區玉泉鎮七里墩村、麥積區新陽鎮胡大村等4個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村帶動效應,持續推動清水縣省級試點縣和49個市級示范村建設。突出重點任務落實,推進鄉村治理整縣試點,落實階段性督查和重點任務定期匯報制度,健全完善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和“清單制”落實模式,不斷構建鄉村治理工作新格局。推進政策體系完善,持續推進《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的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等落地見效,圍繞治理體制、發展機制、組織體系等三個方面重點任務,高位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全域化、系統化、精細化融合。
三、以農民為主體,構建村民自治管理體系。規范村級組織運行,進一步明確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功能定位,全面推動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公示,持續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精簡優化村級事務辦理流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圍繞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集中清理修訂、厚葬薄養治理等4個方面重點任務,全面構建起“市級督導、縣區主抓、鄉鎮組織、村級修訂”的鄉村規范性制度落實機制。健全村民議事制度,完善鎮村兩級協商議事和提交辦結機制,推行收集村情民意提議、村民議事會商議、村“兩委”會議審議、村務公開欄公示決議、執行結果反饋的“五步議事工作法”,暢通村級事務管理渠道,健全了村民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護機制。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創新“黨建+社會治理”模式,在113個鄉鎮和2491個行政村設置中心陣地、治理片區和“網格化”防控鏈條,劃分網格10179個,配備網格員10619名,實現黨建、綜治、消防等多元網格全覆蓋。
四、以法治為保障,提升鄉村服務管理水平。開展法治鄉村建設,堅持普法宣傳與依法治理有機銜接,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社區創建,確定年內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國家級3個、省級10個、市級23個。組織涉農法規宣傳,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廣泛宣傳掃黑除惡、憲法、民法典、涉農法律法規等知識,累計舉辦法制類培訓15期,印發宣傳資料2萬余份,接待咨詢群眾0.42萬人次。推動平安鄉村建設,圍繞農業行業非法制售假劣農資、農民專業合作社非法集資等5個重點領域,深入17個鄉鎮,抽查農資企業經營門店55個,妥善處置違法違規行為8件,落實涉農仲裁經費11萬元,受理調處各類糾紛46件。
五、以德治為基礎,推進鄉村鄉風文明建設。厚植厚培文明鄉風,評選文明家庭27戶、天水好人28人、道德模范13人,入選甘肅好人2人,發布先進模范事跡70余條次,刊播“隴小飛”公益廣告2000余次,印發宣傳資料4萬余份。推動城鄉文明融合。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個、實踐所124個、實踐站2839個、實踐基地213個、實踐點118個、實踐分站126個,實現了中心、所、站全覆蓋并向鄉鎮社區、農村學校延伸拓展。廣泛開展文明實踐,開展“紅色文藝輕騎兵”下基層、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藝能人“演”事跡,鄉土人才“唱”政策等文明實踐活動。推行“撿垃圾換綠色積分、文明創建換文明積分、扶弱助殘換愛心積分”志愿活動。組建戰“疫”志愿服務隊3581支、志愿者23萬名。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對紅白事作出指導性“限高”,開展“鄉村十禮”等新風培育活動,創編推送“新時代文明播報”,舉辦“憶先輩傳家訓講家風”等文明新風活動200余場次,惠及群眾2萬多人次。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