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天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組織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多角度、多領域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基因、開展國防教育,讓革命精神與時代精神同頻共振,進一步激勵引導全社會厚植愛黨愛國情懷,發揚強國精神,汲取奮進力量,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再添華章。
一、講好革命故事,賡續紅色血脈。聯合市級主要媒體成立“紅色記憶”革命老兵故事搶救性采集工作專班,入戶采集老兵各類證章、照片和歷史物件,采錄老兵的從軍經歷、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跡,綜合運用老兵口述、海報展板、專題短片等形式,更廣角度、更大范圍廣泛宣傳革命老兵的歷史記憶和感人事跡,激發廣大軍民弘揚革命傳統、擔當實干進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現已采集完成文字信息和影像資料27人,在媒體網站、公眾號滾動播出“紅色記憶”系列專題片20余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Files261/BeyondPic/2022-7/21/2207211726be47a7eb49932202.jpg)
二、涵養報國之心,砥礪強國之志。“少年強則國強”,堅持國防教育從娃娃抓起。充分利用國防教育培訓機構組織開展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通過軍事體驗、講授國防知識,進一步培養青少年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團結他人、愛好和平、關注國防的良好品質;邀請優秀現役軍人或退役老兵講述練兵奮戰故事和戰斗親身經歷,教育引導青少年傳承賡續紅色血脈,增強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責任感,樹立強國復興有我的遠大理想。
![](/Files261/BeyondPic/2022-7/21/2207211726ae36704c4ba8ae7c.jpg)
三、致敬身邊榜樣,弘揚最美精神。牢固樹立“軍地一盤棋”思想,深入開展“天水模范退役軍人”“天水好軍嫂”評選活動,及時發現和發掘政治過硬、貢獻突出、事跡感人的模范退役軍人及軍嫂典型代表,充分展示他們永葆本色、甘于奉獻的優秀品質和良好風貌,激勵廣大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離軍不離黨、立足崗位做貢獻、建功立業新時代,引領廣大干部群眾尊崇軍人、學習先進、爭當模范,示范帶動廣大軍民愛國擁軍、愛民奉獻、積極投身“強國復興有我”光榮實踐。
![](/Files261/BeyondPic/2022-7/21/220721172633e1df1f86f8a4a4.jpg)
四、厚植愛國情懷,凝聚強國力量。組織召開全市擁軍關愛退役軍人暨社會化擁軍工作協調會,籌備組建“天水市擁軍關愛退役軍人協會”相關事宜。與40余家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簽訂合作協議,自愿在法律服務、文化娛樂、健康衛生、金融信貸、購物消費等多領域為軍人和退役軍人提供優惠優待優先服務,讓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充分感受到社會的尊崇和關愛,讓“軍地同心、軍民共建、擁軍支前”的理念氛圍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Files261/BeyondPic/2022-7/21/22072117268d2550c8aa4e3ee4.jpg)
五、深化主題宣傳,營造濃厚氛圍。扎實開展“老兵永遠跟黨走”系列活動,指導全市有條件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設置“退役軍人榮譽墻”“老兵風采墻”,進一步增強退役軍人的尊崇感、榮譽感和歸屬感;組織學習會、宣講會、交流會,大力宣揚祁發寶、陳紅軍等英模人物的英雄事跡,營造學習英雄、崇尚英雄,尊崇英雄的濃厚氛圍;依托退役軍人事務部官網、中華英烈網祭掃平臺,以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微信公眾號等活動專欄,引導社會各界近3萬名社會各界人士開展“2022?奮進?網上祭英烈”活動,跨越時空傳遞敬仰與哀思,進一步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使“強國復興有我”的信念更加堅定。
![](/Files261/BeyondPic/2022-7/21/2207211726c7b7369ac4ca9714.jpg)
(來源:天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