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6/29/2107051836dff04f2ae0eb76db.jpg)
今年以來,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積極應對疫情和低溫、冰雹等影響,搶抓農時加強春耕春播春管,為夏糧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當前,全市冬油菜已全部進入收割期,冬小麥自東向西由麥積、秦州、清水等縣區低海拔區域陸續進入成熟收割階段。為抓好“三夏”生產,全市上下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強化協調調度,做好服務保障,搶抓夏收黃金期,確保夏糧顆粒歸倉。截至目前,全市夏收小麥54.60萬畝(其中機收35.75萬畝),占播種面積193萬畝的28.29%;夏收油菜53.2萬畝,占播種面積60.6萬畝的87.79%。
![](/Files261/BeyondPic/2022-6/29/39512_201207232311579O4yv.jpg)
一、高位推動迅速安排。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將奪取夏糧豐收作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首場戰役。6月12日,全省“三夏”生產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之后,市政府分管領導立即主持召開了市發改委、財政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氣象局、供銷社、交通運輸局、衛健委、糧食局、石油公司分管領導及市農業農村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相關科室參加的全市“三夏”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國、全省“三夏”生產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對做好全市以小麥收獲為核心的“三夏”生產工作做了具體強調安排。各縣區黨委、政府分管領導隨即組織召開了縣區“三夏”生產會議,層層傳達會議精神,靠實各級各部門在“三夏”生產的責任,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二、精心協調全力保障。為了發揮農業機械夏收主力軍作用,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做好協調服務,設立接待服務站9個,與跨區作業機手簽訂農機安全承諾書,發放農機技術明白紙、機收減損倡議書、農機安全作業倡議書等,并通過手機APP、“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信息服務平臺”等渠道,為機手提供準確的作業供需、氣象交通、衛生防疫等信息服務和技術咨詢。積極與中石油、中石化進行溝通銜接,在靠近農村麥收區域的國省道沿線、城郊及農村,設立農機用油保障服務站(點)31個,實行24小時營業,落實每升不低于當地零售價的3%的加油優惠,并開辟站內農機加油綠色通道,張貼綠色通道標識,優先保障麥收作業用油的順暢供應。同時,組建送油小分隊,對位置偏僻且用油需求大的麥收現場,送油到田間地頭,提高工作效率,切實保障“三夏”生產順利進行。
三、群策群力保糧減損。農業農村部門在做好小麥條銹病防控的同時,加大“三夏”小麥機收指揮調度力度,推行農機“一條龍”作業、訂單作業、托管式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減輕延時搶收造成損失;氣象部門加強天氣預測分析,及時發布氣象信息,提前準備,未雨綢繆;發改等部門協調石油部門做好農用柴油的調運和供應,確保“三夏”小麥機收作業生產用油;交通運輸、衛健等部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為參與“三夏”生產作業的有關車輛設立綠色通道提供通行便利;糧食部門為農民售糧提供方便,并指導農民做好科學儲糧,減少儲藏環節的損失。
四是強化監管消除隱患。為了進一步保障“三夏”農機跨區安全作業,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三夏”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督查組,深入各縣區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督查。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市、縣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轄區農機作業現場、安全生產事故隱患重點區域、鄉鎮、路段、農機專業合作社,現場指導農機手開展機具檢修。聯合公安、交警等部門加強了安全檢查,整治農機安全生產秩序,有效地消除了各類事故隱患。目前,全市共檢修各類農業機械6599臺套,培訓夏收農機手及修理工3200多人次,已出動農機安全宣傳及檢查車輛109天次,檢查各類農業機械1023臺次,查處違章作業行為203臺次。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