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街亭失守,北伐失敗。情報泄露,燭龍暗藏!諜者驚心博弈,幕后何人布局?歷史+懸疑+諜戰(zhàn),“三國版諜中諜”正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熱播。該劇講述了在英雄輩出的三國年代,一群不被亂世聚焦的小人物在秘密情報線上生死角逐,譜寫出的一段傳奇故事。借此大家正在關(guān)注三國故事的時候,天水在線推出發(fā)生在天水的三國文化。
三國時期,天水是蜀魏爭奪的戰(zhàn)略要地,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維、木門伏擊、空城退兵、九伐中原等戰(zhàn)例都發(fā)生在這里。三國文化是蜀漢諸葛亮、姜維北伐曹魏在天水留下的歷史文化痕跡,主要有街亭、祁山、天水關(guān)、鐵籠山、木門道、諸葛軍壘等。
三國時期發(fā)生在天水的那些事兒
天水在歷史上為隴右第一重鎮(zhèn),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天水處于蜀魏交鋒的前沿,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維、計殺張郃等重大戰(zhàn)事,都發(fā)生在天水,境內(nèi)有街亭、天水關(guān)、木門道、諸葛軍壘等三國古戰(zhàn)場遺址多處。三國文化是天水歷史厚重的一頁,也是天水歷史極富盛名之所在。
諸葛亮六出祁山
![](/Files261/BeyondPic/2022-5/6/9_201311162149202DY4N.jpg)
(祁山堡 天水在線2013年11月16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39512_2013111723234571XBq.jpg)
(祁山堡 天水在線2013年11月16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610_20101214003700390oj.jpg)
(祁山堡 天水在線2010年12月13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610_201012140030565N7Ja.jpg)
(天水在線2010年12月13日攝于祁山堡)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610_201012140034231EGMv.jpg)
(天水在線2010年12月13日攝于祁山堡)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610_201012140034232tOUp.jpg)
(天水在線2010年12月13日攝于祁山堡)
![](/Files261/BeyondPic/2022-5/6/8199_201012141152321TdRp.jpg)
(祁山堡 天水在線2013年11月16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9235_201108302208526gkVg.jpg)
(祁山堡 天水在線2011年8月30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9235_2011083022060020T7U.jpg)
(祁山堡 天水在線2011年8月30日攝)
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他令趙云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今陜西眉縣南)攻郿城(今眉縣北)的態(tài)勢,以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肅西和縣祁山堡)方向進(jìn)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維,一時關(guān)中大震。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為張郃所敗,丟了街亭;趙云等出兵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漢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jī),出散關(guān),包圍陳倉(今陜西寶雞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亮進(jìn)攻武都(今甘肅成縣)、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打敗魏援軍,占了這兩郡,留兵據(jù)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jìn)攻漢中,諸葛亮加強(qiáng)防守,又增調(diào)援軍,再由于連續(xù)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蜀軍包圍祁山,魏軍統(tǒng)帥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zhǔn)備決戰(zhàn)。司馬懿知蜀軍遠(yuǎn)來,軍糧不多,憑險堅守,拒不出戰(zhàn)。諸葛亮想用退兵的辦法引誘敵人,但司馬懿追趕很謹(jǐn)慎,蜀軍一停,他就扎營拒守。此時李嚴(yán)假傳劉禪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到達(dá)郿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營。司馬懿也筑營阻攔,不與蜀軍作戰(zhàn),料知蜀軍遠(yuǎn)來,糧草運輸困難,想把蜀軍拖垮。諸葛亮也有準(zhǔn)備,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長期戰(zhàn)爭的打算。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quán)約定同時攻魏,五月吳軍十萬攻魏,不勝,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八月間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嚴(yán)重,不久就與世長辭。死后,姜維等遵照他的遺囑,秘不發(fā)喪,整軍退入斜谷。
諸葛亮出師北伐共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還有一次是魏軍進(jìn)攻漢中,不是諸葛亮出擊。后世概而言之,說成是六出祁山。
祁山,東起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臥在禮縣西漢水北側(cè),扼隴蜀咽喉,控南北要沖,是三國時蜀魏相爭的古戰(zhàn)場。天水時稱“天水郡”,是軍事要沖,“六出祁山”的必經(jīng)之路。
祁山堡武侯祠距禮縣縣城25公里,塑有諸葛武侯神像,名人題寫的匾額條幅氣勢恢宏,警句炙口,書藝精道。
痛失街亭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022050615164510793.jpg)
▲秦安縣隴城鎮(zhèn) 天水在線無人機(jī)2016年3月2日航拍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022050615184567491.jpg)
▲位于秦安縣隴城鎮(zhèn)的街亭(習(xí)仲勛題寫) 天水在線2013年4月2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022050615211353227.jpg)
▲位于秦安縣隴城鎮(zhèn)的街亭(習(xí)仲勛題寫) 天水在線2013年4月2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022050615220157809.jpg)
▲街亭校場 天水在線2011年4月10日攝
街亭山高谷深,地勢險要,為歷史上重要軍事關(guān)隘、兵家必爭之地,進(jìn)可攻關(guān)中,退可守隴右。歷史上群雄角逐,戰(zhàn)事頻繁,在這里曾多次進(jìn)行過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三國時期,“馬謖失街亭”就發(fā)生在這里。據(jù)《三國志》記載:“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蜀將馬謖與魏將張郃戰(zhàn)于街亭”。當(dāng)時諸葛亮為了實現(xiàn)“北定中原,興復(fù)漢室”的大業(yè),親率大軍北伐魏國,攻打祁山。因蜀軍一路軍紀(jì)嚴(yán)整,士氣高昂,接連得勝,曹魏南安(郡治在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北)、天水(郡治在今甘肅省甘谷縣南)、安定(郡治在今甘肅省鎮(zhèn)原縣南)三郡叛魏降蜀,一時響震于關(guān)中。魏明帝曹叡急忙從都城洛陽趕到長安,命大將張郃領(lǐng)兵抵御。諸葛亮派參軍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zhàn)于街亭”。不料,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命令,又不聽副將王平的勸阻,自作主張,“依阻南山,不下拒城”,不近水,把軍隊扎營在山上。張郃得知蜀軍憑高扎營,驅(qū)大軍一擁而進(jìn),四面圍困,斷絕了下山取水的道路,困蜀軍于山。一場街亭爭奪戰(zhàn)與此展開。魏軍乘勢攻山,馬謖料難固守,持續(xù)數(shù)日之后便帶乏兵突圍而逃。扎營山下的王平欲領(lǐng)兵相求,適逢張郃攔路廝殺,又因勢孤兵寡,只好倉皇而逃,撤退于天水。結(jié)果,蜀兵大敗,失了街亭。諸葛亮不得不從天水退回漢中。趙云軍隊在箕谷也吃了敗仗,好在趙云親自斷后,人物損失較輕。街亭一戰(zhàn),蜀軍主力潰敗,導(dǎo)致了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敗。諸葛亮回到漢中,依照軍法,斬了馬謖,給趙云以降職處分,同時,上疏“請自貶三等”。他還在《勸將士勤攻已缺教》篇中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較變通之道于將來。”足見街亭所喪,教訓(xùn)深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今日隴城鎮(zhèn),古街亭的遺跡已難找尋,昔日當(dāng)街的泉亭,泉在亭毀。只有西北2.5公里的薛李川中,發(fā)現(xiàn)的一張鑄有“蜀”字的弩機(jī),現(xiàn)存甘肅省博物館內(nèi)。當(dāng)年馬謖駐扎的營地海拔2千多米,方圓數(shù)千平方米,頂部能容萬人,形似農(nóng)家麥草堆的麥積崖;仍郁郁蔥蔥地屹立在隴城鎮(zhèn)南面,成為當(dāng)年戰(zhàn)事的見證。
智收姜維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411171709bbe588d67d4f4032.jpg)
(甘谷縣六峰鎮(zhèn)姜家莊姜公祠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7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4111717091201a05bc6ea2bce.jpg)
(甘谷縣六峰鎮(zhèn)姜家莊姜公祠姜維塑像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7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411171709bb7ef6c8f61fc31b.jpg)
(甘谷縣六峰鎮(zhèn)姜家莊姜公祠王友楠的姜維畫像)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_201312142132082Jx4A.jpg)
(位于秦州區(qū)天水鎮(zhèn)天水村的姜維衣冠冢 天水在線2013年12月14日攝)
三國時期,西蜀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用詐城之計,攻奪北魏的天水關(guān)。天水關(guān)太守馬遵果然中計,下令全營火速披掛,去解救被圍的南安。此刻,一個職位低微的牙將姜維識破諸葛亮之計;向太守馬遵進(jìn)諫,嗣南安是諸葛亮用的計,蜀兵欲乘虛攻取天水。馬遵恍然大悟。姜維接著又向他講出一個可以大敗諸葛亮,以解南安之危的將計就計的妙計。馬遵聽了將信將疑,姜維立下軍令狀,他才下令出兵。諸葛亮沉浸于樂曲中,在等待著趙子龍老將軍的勝利消息。忽有探馬飛報,趙子龍在天水關(guān)前被圍困,這使他十分震驚。他立刻命傳關(guān)興、張苞二人各帶800騎兵,速速飛馳天水關(guān)前,解救趙老將軍,不得有誤。然后又命馬岱去陣前探聽,務(wù)要查明是何人布陣,其人如何。馬岱探聽歸來,諸葛亮得知天水關(guān)領(lǐng)兵布陣之將名叫姜維,是一個智勇雙全、孝義無雙的賢將良才,雖才高智廣,卻身居偏裨,甚是屈屈不得志。就決心納錄英才,收服姜維。諸葛亮一面布置了連環(huán)扣戰(zhàn),讓岱、關(guān)興、張苞拖住姜維;一面派魏延假扮姜維“罵關(guān)”,使心地狹窄、多疑妒賢的馬遵中反間之計。又讓趙云乘虛而入,攻進(jìn)天水關(guān),救出被馬遵扣為人質(zhì)的姜維的母親、妻子。諸葛亮的周密安排逐一實現(xiàn)。最后,姜維被困在風(fēng)鳴山下。諸葛亮?xí)砸源髣荩托恼f服,并接來家眷使姜維合家團(tuán)圓,終使姜維心悅誠服地歸降西蜀。
計殺張郃
![](/Files261/BeyondPic/2022-5/6/35551_201102082302431Btys.jpg)
(木門道 天水在線2011年2月8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8052914400714ec9df4ae155f.jpg)
(位于木門道的武侯祠)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1020621107b1db2ad963be1a4.jpg)
(位于木門道的武侯祠 天水在線2011年2月8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102062110b3c81b61dee62ffd.jpg)
(位于木門道武侯祠的諸葛亮塑像 天水在線2011年2月8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102062110c6cbac1c925ac09a.jpg)
(位于木門道武侯祠的武將廊 天水在線2011年2月8日攝)
![](/Files261/BeyondPic/2022-5/6/11020621100399059ec40bc8a2.jpg)
(位于木門道武侯祠的文臣廊 天水在線2011年2月8日攝)
木門道中有木門村。周邊地勢險要,怪石嶙峋,至今都能讓人感受到古戰(zhàn)場的氣勢之所在。木門道自古是街亭、上絡(luò)(天水古稱)南入祁山的重要通道。
公元231年春,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包圍了祁山,占領(lǐng)了鹵城(今天水西南鹽官鎮(zhèn))。魏主曹睿即命司馬懿出師御敵,于是司馬懿命張郃為先鋒總督大軍;又令郭淮守隴西諸郡,其余眾將各分道而進(jìn)。諸葛亮先在上邽(今天水市)一帶打敗了由郭淮帶領(lǐng)的魏軍后,東上迎頭攔住了司馬懿的主力部隊準(zhǔn)備決戰(zhàn)。但司馬懿深知兵法,知道蜀軍遠(yuǎn)道而來,糧草有限,所以憑險堅守,拒不出戰(zhàn)。無奈諸葛亮只好用計誘敵軍來犯,魏軍大將見司馬懿只守不戰(zhàn),譏諷說:“都督按兵不動,畏蜀如虎,難道不怕天下人恥笑嗎?”在眾將的一再要求下,司馬懿只好派兵出戰(zhàn),結(jié)果被蜀軍打得一敗涂地。
正當(dāng)蜀軍大敗魏軍之際,從漢中傳來后主劉禪要求諸葛亮退兵的命令(即李嚴(yán)假傳圣旨),加之糧草也將用完。諸葛亮囑咐魏延,關(guān)興帶領(lǐng)一萬人馬外加一千名弓箭手先到木門道設(shè)伏,一面又命圍攻祁山的王平、吳班分兵兩路徐徐入川,然后自己率領(lǐng)全部兵馬,堂堂皇皇地退回。
蜀軍突然退去,司馬懿還不敢相信,他派人察看時,果然發(fā)現(xiàn)蜀軍從木門道那邊逃了,司馬懿急派張郃帶領(lǐng)五千兵馬去追趕,自己帶領(lǐng)兩萬兵馬作后隊。張郃一馬當(dāng)先,緊追魏延與關(guān)興,和他們輪回交戰(zhàn)了幾個回合,魏延假裝大敗,跑進(jìn)了木門道,回頭一看張郃還在追他,便裝作很驚慌的樣子。張郃看得真切,往后一招手魏兵跟著全進(jìn)了木門道。兩旁懸崖,樹木茂密,此時天色昏黑,張郃心慌,正想回頭撤兵,突然一陣鼓響,山上火光沖天,大石亂木滾將下來,高崖兩邊萬弩齊發(fā),張郃身中數(shù)箭,落馬身亡。
諸葛亮本想引司馬懿入埋伏,但最后卻射殺了張郃,于是他比喻說:“此番圍獵,原本要獵一馬,結(jié)果誤中一獐。”
時至今日,木門峽谷中仍存有張郃坪、張郃墓。坪下有當(dāng)年蜀兵布伏的伏兵灣。峽谷西側(cè)旋帽咀梁下有當(dāng)年蜀兵屯兵拴馬的拴馬灣。峪谷之中橫臥一塊高8米,頂平面2.7平方米的鼓形小石墩,人們稱之為石鼓,相傳是當(dāng)年諸葛丞相在山頂上擂鼓指揮作戰(zhàn)的擂鼓臺。經(jīng)千余年風(fēng)蝕雨淋,自墮谷底。前些年木門、張郃坪等村民在平田整地中,還發(fā)掘出了三國時代的銅兵器鏃、矛、刀等。面對這些蜀魏兩軍戰(zhàn)爭風(fēng)云的見證,遙想諸葛亮當(dāng)年羽扇綸巾、指揮若定的情景,不能不令人神往。近年來,村民為紀(jì)念諸葛亮這位杰出的古代政治家、軍事家,興建了武侯紀(jì)念祠,并植樹育林,新恢復(fù)了土鐘,與石鼓遙相對應(yīng),供人們憑吊緬懷,發(fā)思古之幽情。(鳳凰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