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公益訴訟協作機制 共筑國有財產保護合力
——天水市檢察院創新建立國有財產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
近日,天水市檢察院與市監察委員會、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審計局、市稅務局、市國資委等八部門聯合會簽了《關于建立天水市國有財產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天水市檢察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精神及高檢院、省院關于加強“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有助于加強檢察機關與相關行政職能單位的協作配合,凝聚多方智慧,形成國有財產保護合力,促進共治共享共贏,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Files261/BeyondPic/2022-4/21/2204211741800542ba20aeda29.jpg)
《意見》指出,國有財產保護公益訴訟工作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是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綜合治理、避免國有財產流失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緊緊圍繞天水的中心工作聚焦用力,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護國有財產的職能作用。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強化“一體化”觀念,主動作為、積極協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拓展協作的廣度深度,實現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協同發展。工作中要提高政治站位,注重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加強溝通協調,努力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意見》明確,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取得的應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基于國家行政權力行使而取得的應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國家因政策扶持和社會保障等支出的各項資金、由國家已有資產的收益所形成的應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均屬于檢察機關國有財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范圍。檢察機關要切實增強做好國有財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法能動履職,以“我管”促“都管”,圍繞監督重點,深入摸排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針對問題突出的相關行業、事項開展專項監督活動,推動系統治理和溯源治理,保護國有財產不受侵犯。
《意見》建立了會商通報機制、線索移送機制、協作調查機制、督促整改機制、行政違法預防機制、宣傳培訓機制等六項工作機制,旨在暢通檢察機關與相關行政職能部門在國有財產保護領域案件信息通報渠道,擴大檢察機關國有財產保護領域案件線索收集途徑,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和行政職能部門在依法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的職能作用。
下一步,天水市檢察機關將以該《意見》為依托,積極開展國有財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工作,不斷完善協作配合的方式方法,確保協作機制的有效運轉,為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提供更強助力。
(來源:天水市檢察院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