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1/10/2201101010ce55980b710ae507.jpg)
1月5日至8日,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2021年度總結考評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召開。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鄂文弟處長代表農業農村部對體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進行了考評。農業農村部科教司綜合處二級調研員、馬鈴薯體系聯絡員唐婷、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糧食處處長鄂文弟、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科教處副處長王瑞林、烏蘭察布市副市長李建軍等領導出席會議,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主持會議,崗位科學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從技術研發、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應急性技術服務和對產業發展貢獻等方面進行了述職匯報。
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薯類研究中心主任呂汰研究員代表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天水綜合試驗站匯報了2021年工作,述職報告全面總結了天水綜合試驗站2021年在馬鈴薯試驗示范、品種選育、栽培技術、技術培訓、科技服務、產業經濟、宣傳報道及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取得的業績,匯報了存在問題,提出了2022年的工作計劃。
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綜合試驗站站長和部分團隊成員,內蒙古馬鈴薯創新團隊、各省馬鈴薯或薯類創新團隊首席、烏蘭察布部分企業代表等300余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總結考評會。
![](/Files261/BeyondPic/2022-1/10/2201101011ff63e48ec55326b8.jpg)
根據首席科學家金黎平研究員的述職匯報顯示,2021年,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在首席科學家的帶領下,全體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方針政策,落實國家“打好種業翻身仗”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戰略要求,立足本產業布局優勢,重點服務于全國馬鈴薯主產區縣域經濟產業發展,以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為導向,在引領科技創新、推進綠色發展、服務產業發展和支撐政府決策等方面成效顯著。2021年全年共引進、收集和評價種質資源826份次,登記新品種33個,研發新技術50項,獲省部級獎勵14項,為馬鈴薯種業創新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提供了科技支撐。在全國集成示范旱作綠色智能栽培技術38項次,建立集成技術示范基地3.49萬畝、輻射221.76萬畝,應急性技術服務253次,土傳病害和晚疫病防控減損1.69億元,在促進產業綠色發展、提質增效和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開展產業調研728次,為農業農村部和地方政府提交各類報告89份,為國家和地方制定馬鈴薯產業發展規劃和解決產業技術關鍵問題提供了科學依據。
![](/Files261/BeyondPic/2022-1/10/220110101043970ad0dcaffd90.jpg)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