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1-8/3/2108021938123062ce27479b4a.jpg)
由天水市科技局列項,天水市漁業工作站承擔的市列《天水市匙吻鱘引進試驗示范》項目經2年多的實施,近日經天水市科技局組織有關專家,對該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現場測產。
塘頭測產:4號塘隨機選取13尾匙吻鱘進行檢測,平均體重由放養時的320g/尾增加到現在的733g/尾,增重2.29倍。5號塘隨機選取10尾匙吻鱘進行檢測,平均體重由放養時的310g/尾增加到現在的726g/尾,增重2.33倍。9號塘隨機選取12尾匙吻鱘進行檢測,平均體重由放養時的300g/尾增加到現在的787g/尾,增重2.62倍。目前,匙吻鱘生長良好。
![](/Files261/BeyondPic/2021-8/3/210802193896fbb0b5d218fec4.jpg)
匙吻鱘,屬鱘形目白鱘科,因吻呈湯匙狀,形似鴨嘴,故又名鴨嘴魚,20世紀70年代開始,長吻鱘被先后引入俄羅斯和一些西歐國家。中國于1990年開始從美國引進長吻鱘,當年在湖北省仙桃市水產研究所進行了人工孵化和魚種培育,后來,推廣到10多個省市,適宜溫度16-22℃,主要生活在淡水中,以浮游動物為食,池塘養殖可以作為主養魚,也可代替花鰱作為套魚養殖,生長快、肉質鮮美、市場價值高,具有很好的推廣養殖前景。我市池塘水面資源豐富、水質良好,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匙吻鱘的生產養殖。
![](/Files261/BeyondPic/2021-8/3/21080219382853b5a552973e24.jpg)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11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以科技為引領,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認真實施水產綠色養殖“五大行動”,逐步調整水產養殖結構,切實推動綠色漁業發展。先后引進推廣了虹鱒、金鱒、七彩鮭、雜交鱘、匙吻鱘、云斑鮰和中華絨螯蟹等水產養殖優良品種。這些品種的成功引進,豐富了我市水產養殖種類,對調整水產養殖結構和養殖模式,推動我市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淡水養殖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