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認真貫徹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一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三農”決策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按照“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條、聚集群”的總要求,全面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和“4+2”農業產業振興行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鞏固產業扶貧成果,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一是抓提質促增效,全面實施三年倍增計劃。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市林草局、市畜牧局聯合制定印發了《天水市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總體方案》《分產業篇方案》《天水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建和產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天農領辦發〔2021〕18號),籌備召開了全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暨第三屆農業產業發展大會,爭取實施了甘谷縣磐安鎮國家級產業強鎮、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協調下撥2021年市級財政農業農村發展專項資金540萬元,1—6月全市累計發放產業發展扶持資金1.28億元,完成果園提質增效17.7萬畝、老果園改造5.1萬畝,落實蔬菜播種面積80.2萬畝、馬鈴薯面積86.17萬畝,基本完成2020年庫存蘋果銷售,預計大櫻桃總產達2.11萬噸、產值4.1億元。
二是抓主體促帶動,發揮經營主體引領作用。加大“內培外引”力度,制定了《天水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辦法》《天水市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認定管理辦法》,建立了天水市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制度,推進秦安國家級、武山省級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試點,開展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性家庭農場申報監測工作,組織武山、甘谷、清水縣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托管項目,組織8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申報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項目,組織麥積區創建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示范縣區。上半年,新培育引進龍頭企業20家、農民合作社273家、家庭農場394家,總數分別達576家、9417家、2263家,運營規范和較規范合作社達68%。
三是抓品牌促營銷,產銷對接日趨緊密。深入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修改完善了《天水市甘味農產品品牌名目》,創建省級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1個,實施了秦安蘋果、秦州大櫻桃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項目,組織張家川烏龍頭、武山豆角等7個產品申報了“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隴上椒、隴上花牛等16個產品申報了“甘味”知名企業商標品牌,舉辦了甘肅郵政助力天水“秦州大櫻桃”產銷對接會,新推薦申報“三品一標”農產品49個、總數達243個,其中:綠色食品216個、有機農產品7個、農產品地理標志9個、無公害農產品11個。
四是抓保險促理賠,農業保險有序推進。堅持把農業保險作為特色產業保本保收的一項重要保障舉措,持續推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制定印發《天水市2021-2023年農業保險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方案》,籌備召開了全市農業產業防災體系建設座談會,今年全市開辦保險品種39個,其中省級以上補貼品種18個、“一縣一(多)品”地方特色品種21個,爭取中央、省級補貼資金5798萬元,落實開花類作物保險65.47萬畝、占計劃的117.23%。其他作物30.53萬畝,參保21.03萬戶87.78萬人,簽單保費1.21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27.15億元,有效降低了農業產業發展自然和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