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麥積區促進四個深度融合
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麥積區緊扣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依托資源稟賦,深挖地域特色,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城市建設、脫貧攻堅、鄉風文明、文化傳承一體推進、統籌謀劃,在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緊緊圍繞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區創建,結合舊城改造、新城開發、景區提升和特色小鎮建設,構建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打造了馬跑泉公園、翠湖公園、龍園等一批民族團結主題公園,在城區重要路段建成民族團結進步苑1處、民族文化科普長廊1處、民族團結示范街1條,有效豐富了城市文化內涵,提升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整體水平。
二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將實現各族群眾整體脫貧摘帽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打造民族特色飲食產業和“花牛”蘋果、“元龍”花椒等特色農產品種植產業,并依托扶貧產業園,吸納80余戶130余名少數民族困難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切實幫助少數民族困難群眾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2019年全區實現整體脫貧摘帽。截止2020年底,全區累計脫貧退出貧困村209個,脫貧人口31255戶134672人,其中少數民族脫貧人口160戶537人。
三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鄉風文明深度融合。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結合“文明村”“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評選活動,評選出一批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家庭,形成了互助互學、以戶帶村、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鎮村依托民族團結文化廣場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宣傳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團結互助的優秀傳統,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積極構建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團結和睦、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四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文化傳承深度融合。以創建“一帶一路始祖文化制高點”為契機,將弘揚伏羲文化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舉辦卦臺山民間祭祀、“伏羲文化研討會”、“伏羲講堂”等活動,深入傳承和挖掘運用伏羲文化,宣傳各民族共同創造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疆土的光輝歷史,宣傳各族群眾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家鄉的感人事跡,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引導各族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麥積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