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甘肅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按照《天水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領導小組2021年工作要點》安排,近期,天水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征文啟事,面向社會各界人士開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有獎征文活動,征集的作品內容要求反映我市各民族群眾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共有精神家園,傳承弘揚伏羲文化的歷史進程中,情感相連、文化交流、心靈共鳴、團結互助的真實故事;我市各縣區縣志中關于民族團結、互助、交流、融合的歷史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尤其是天水市黨的歷史上民族團結的歷史故事;關于我市以傳承和弘揚伏羲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散文、人物傳記、短篇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以反映我市民族團結進步真實故事為內容的微視頻、微電影等抖音、快手宣傳作品。截止目前,已經征集到作品400余篇。從今天開始,天水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在“天水在線”上登載征集到的部分好故事,以饗讀者。
我心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肖磊 秦安縣稅務局干部)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當我第一次看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這段言論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干部,沐浴在黨的光輝下,我為此深感幸福與驕傲。
“民族到底代表了什么?”記得年幼時,我就對這個問題產生了疑問,我去問爺爺“我們是回族還是中華民族?”爺爺聽了這個問題,笑著對我說:“孩子,我們既是回族也是中華民族,回族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一個中國人,最重要的身份首先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中華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歸屬!蹦菚r我還小,對爺爺的話一知半解,但當我逐漸成長起來,爺爺的話就像一部電影,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當我從一名學生考錄成為一名國家公務員,我對民族的理解愈加深刻,雖然我是一名少數民族干部,在生活習俗與廣大漢族同胞有些許差異,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華民族,我們都在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這個奮斗的歷程離不開任何一個民族。
我內心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絕不是一朝一夕鑄就的。現實就像一本生動的教科書,將我的思想一點一滴培育成形。我來自少數民族的聚居區,當看見邊遠鄉村的土房子變成整潔明亮的小院;當看見崎嶇泥濘的小路變成硬化平整的水泥路;當看見一面面五星紅旗樹立在清真寺的院內,我似乎徹底明白了爺爺說的那些話,少數民族如今的幸福生活,或者說是廣大中華民族兒女的幸福生活,都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造就了這樣邊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也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像一雙翅膀插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肩上,各地區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實際,最大限度發揮出自身優勢,全部脫貧摘帽。這一幅幅畫卷在我眼前呈現,內心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使我沉浸其中。
五十六支鮮艷的花朵在盛開,我黨的少數民族政策猶如春雨澆灌這每朵花的枝芽,在歷經風吹雨打后仍然盡情地綻放。近段時間,西方某些國家媒體大肆宣傳所謂的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人的“人權侵犯”,拿著人道主義的幌子從中謀取巨大的實際利益,他們的丑惡嘴臉令人憤慨,滿嘴都是編造的謊言。現實怎樣呢?現在的新疆就是最好的新疆,西方人所說的強迫勞動力問題令人發笑,新疆人民用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還需要別人強迫?新疆的棉花產業機械化到達了百分之八十八,解決當地就業近百萬人,2600多戶貧困家庭實現脫貧,西方國家不愿意睜開自己的雙眼直面現實,那就讓他們永遠的活在自己的臆想之中吧,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堅決維護祖國統一,決不允許任何人破壞祖國統一。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一塊塊磚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蓋起萬丈高樓;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獲得永存。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干部,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里,感恩黨和國家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與廣大各族同胞緊緊圍繞在黨中央的周圍,像石榴籽那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并肩攜手、同心同德,共同擔負起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的神圣使命,共創祖國輝煌的未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我畢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