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觀摩學習清水縣、張家川縣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做法
![](/Files260/BeyondPic/2021-5/20/2105201632f7b4646395bd4a3e.jpg)
為學習借鑒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高質量推動我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5月18日,秦安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縣民宗局局長王來生帶領全縣9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赴清水縣、張家川縣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考察學習。
清水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亮陪同我縣觀摩組深入新城鄉蒲魏村,學習了村級創建單位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黨建引領、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群眾文化娛樂等工作開展的民族團進步創建探索和整合式工作模式;在充國小學,聽取了學校主要負責人現場介紹,觀摩了相關資料,學習了學校結合教學管理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經驗做法。
在城南社區考察學習了社區既承載城市各項管理,又創造性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好經驗好做法。最后,李亮同志總結了清水縣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面的特色亮點,并為秦安縣觀摩學習組提出了指導意見。
![](/Files260/BeyondPic/2021-5/20/210520163254203e18c9bb1a5d.jpg)
在張家川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國杰帶領下,我縣觀摩學習組先后參觀了張家川縣博物館、縣行政審批中心、縣融媒體中心、縣職教中心、縣創建辦和馬關鎮新義村。
觀摩學習組首先深入縣博物館,學習了博物館以館藏文物為依托,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歷史過程,積極開展文化資源搜集、整理,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傳承民族團結精神的經驗做法,為秦安縣博物館創建全市第三批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提供了借鑒。
在縣行政審批中心,通過現場體驗審批中心致力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窗口”“服務窗口”“高效窗口”“滿意窗口”服務,學習他們將日常工作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機融合的“潤物無聲”式創建理念。
在縣融媒體中心主要學習了構建“融媒體+民族團結進步”立體式多元化宣傳格局。學習了張家川縣職教中心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學校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與師生行為習慣培養結合起來,突出民族團結培訓、實用技能培訓、法律法規培訓、文明禮儀培訓,使學校教育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陣地等先進經驗。
在縣創建辦,觀摩組主要對張家川縣在民族團結進步整體規劃、組織協調、先進單位打造提升、籌劃各種活動、模范家庭、先進個人推薦表彰等方面的軟件資料進行了認真學習和咨詢。
在馬關鎮,體驗了鎮文化站、記憶館,參觀了新義村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與特色旅游創新融合發展的做法。
觀摩學習結束后,王來生組織召開了總結會議,各創建單位負責人表示,此次觀摩學習教育啟發作用明顯,提振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信心,調動了創建積極性。我縣將繼續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挖掘女媧文化、傳承大地灣文化為抓手,構建全縣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園,打造秦安縣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特色亮點。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一廊一區一帶”行動,開展隴東南民族團結進步鞏固區聯創共建工作,為天水市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做出秦安貢獻,讓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在秦安大地,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努力。(秦安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