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服務解難題 引進新種增效益
——天水市畜牧獸醫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二)
![](/Files260/BeyondPic/2021-5/14/21051410143d71d6fa701c31c4.jpg)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水市畜牧獸醫局把為廣大養殖戶送科技,幫助開展技術服務、解決養殖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有行動、見實效。
為破解我市冷水資源相對豐富,但是大宗淡水魚養殖比重偏高,效益低下,引進試驗成功的養殖品種較少,推廣力度不大等問題,市漁業工作站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市縣漁業技術人員著手優化和調整漁業養殖結構,從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入手,大力推廣適宜養殖的品種,開展了大閘蟹、雜交鱘魚、鮭鱒魚等新品種引進投放工作。目前,已投放中華絨螯蟹(大閘蟹)12萬只、三倍體虹鱒等鮭鱒魚類40多萬尾、雜交鱘魚苗3.5萬尾。全市已引進推廣的新品種養殖面積已達到500多畝,預計產值達到800多萬元。
![](/Files260/BeyondPic/2021-5/14/21051410142bb20c804265adcb.jpg)
下一步,市漁業站將繼續從提高水產業綠色健康養殖水平方面入手,不斷調整水產養殖結構,打造綠色生態商標品牌,真正使山區宜漁群眾通過發展水產養殖,提高群眾經濟收入,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為鄉村產業振興貢獻漁業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