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開展知識競賽活動的公告
按照《2021年天水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要點》安排,今年5月份,天水市計劃開展一系列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主要內容的知識競賽。特在網絡媒體上對全市各族群眾發出如下公告。
一、本次知識競賽的指導思想和目的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著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目標,秉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理念,按照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總要求,突出創建主題,把握創建方向,深化創建內涵,豐富創建形式,擴大參與范圍,提升創建水平,以傳承弘揚伏羲文化為抓手,在全市各民族群眾中構建共有精神家園,以增強文化認同為目標,從長遠和根本上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在文化認同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持續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二、本次知識競賽的時間和競賽方式
按照《2021年天水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要點》安排,今年5月份,天水市計劃開展一系列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主要內容的知識競賽。競賽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按照創建工作“八進”的要求,先從社區,鄉、鎮、街道,黨政機關,企業,學校,連隊,宗教活動場所,景區開始,選拔賽由各縣區組織實施,在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參加市上組織的總決賽。不同行業領域情況各不相同,知識競賽活動要各有側重,找準結合點,防止“一刀切”。黨政機關要側重做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表率,在履職盡職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方面的知識內容;企業要側重廣泛吸納各民族員工就業,團結各族員工致力于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履行好社會責任方面的知識內容;社區要側重著力構建互嵌式環境,讓各族居民安居樂業方面的知識內容;鄉鎮要側重順應城鎮化發展,將民族團結進步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方面的知識內容;學校要側重把民族團結作為重要課程,確保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方面的知識內容;連隊和駐地所在地方要側重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優良傳統,全面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方面的知識內容;宗教活動場所要側重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國好·法大”教育實踐活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和“四進”活動中,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方面的知識內容。景區要側重傳承弘揚伏羲文化,在全市各民族群眾中構建共有精神家園,以增強文化認同為目標,從長遠和根本上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在文化認同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知識內容。
各縣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要著眼提高本次知識競賽的宣傳教育實效,針對不同受眾特點,有側重地選擇知識競賽內容,差異化設置試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創新傳播載體,推動知識競賽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三、本次知識競賽的部分參考試題。
1.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全面深入持久開展起來,創新方式載體,推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學校、進連隊、進宗教活動場所等。”這一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重視,對新時代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2.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是什么?創建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中國歷史文化和世界民族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我們黨對民族工作認識的歷史性飛躍,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鮮明主線。開展創建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指導思想、主要任務、評價標準和實踐要求,貫徹于創建工作的全過程、體現在各方面。
3.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范圍是什么?
包括市(州)、縣(區)、鄉鎮(街道)。
4.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的范圍是什么?
包括機關、學校、村(社區)、宗教活動場所、企業、連隊、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和其他企事業單位等。
5.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范圍是什么?
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是在密切民族關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的場所,主要有三類。一是文物博物類:包括各類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遺跡等。二是革命紀念類:包括紅色革命紀念館、紀念地、標志物、革命歷史遺址遺跡、革命歷史名人故舊居等。三是旅游文教類:包括自然人文景觀、歷史文化街區、圖書館、藝術館、展覽館及學校等。
6.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概念是如何闡述的?
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7.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視察甘肅時提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目標要求是什么?
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8.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對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強調建立什么樣的社區環境?
城市民族工作要把著力點放在社區,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9.2015年1月22日,習近平會見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時指出?
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10.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民族工作是如何要求的?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11.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要擴大參與范圍,突出哪些重點群體?
干部、青少年、知識分子
12.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么?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1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什么?
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
14.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一廊一區一帶”行動指的是?
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隴東南民族團結進步鞏固區、沿黃河—洮河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帶15.甘肅省對民族工作的四個定位指的是?
民族工作是甘肅的全局性工作、戰略性任務、基礎性事業、生命線工程。
16.新時期民族工作的主題是什么?
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17.我國民族工作中的“三個離不開”思想是什么?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18.關于民族團結的“五個認同”是什么?
認同偉大祖國、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20.黨和國家對待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問題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自由。
21.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內涵是什么?
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各民族群眾為主體,通過鞏固和加強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綜合舉措,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性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實踐過程。
22.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堅持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堅持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總目標;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民族團結;遵循社會團結規律,堅持正面引導;堅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3.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通過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和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民族團結進步價值理念廣泛弘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凝聚力不斷增強;依法治理民族事務能力顯著提高,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24.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總目標是什么?
總目標: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理念: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
總要求: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
根本方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根本途徑: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5.我國的民族政策主要內容有哪些?
主要包括堅持民族平等團結、民族區域自治、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培養少數民族干部、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的內容。
26.《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么概括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7.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8.我國的56個民族分別有哪些?
中國共有民族56個,即漢、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佤、畬、高山、拉祜、水、東鄉、納西、景頗、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錫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爾、獨龍、鄂倫春、赫哲、門巴、珞巴和基諾族。
29.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特點有哪些?
大散居、小聚居、各民族相互之間交錯居住。
30.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系是怎樣的?
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各民族的關系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員的關系。
31.什么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我國歷史演進的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兩者辯證統一。
32.什么是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
33.什么是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
34.什么是民族區域自治?
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35.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目前,全國建有5 個自治區、30 個自治州、120 個自治縣(旗)。
36.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做到“兩個結合”,是哪兩個?
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做到堅持“兩個結合”,核心要義是把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放在第一位,將其視為民族區域自治實行的初衷、堅持的依據、完善的目標。
37.什么是民族鄉?
民族鄉是在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鄉級行政區域。民族鄉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補充形式。
38.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39.新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是什么?
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簡稱“兩個共同”。
40.“三個離不開”的內容有哪些?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41.“五個認同”的內容有哪些?
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42.“六個相互”的內容有哪些?
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43.民族地區好干部要做到“三個特別”是什么?
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
44.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什么?
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45.加強民族團結要堅決反對“兩個主義”,“兩個主義”分別是什么?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
46.各民族“三和”是指什么?
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47.各民族“三交”是指什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48.如何理解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49.甘肅特有的三個少數民族是哪幾個?
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
50.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幾個自治區,幾個自治州,幾個自治縣(旗)?
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
51.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現有少數民族人口多少? 1.14億52.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比例是多少? 占64S.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稱,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按照什么順序組成? 地方名稱、民族名稱、行政地位54.截至目前,國務院共召開了幾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7次55.中國少數民族中散居全國、分布最廣的民族是哪個少數民族? 回族56.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57.全國性重大會議提供幾種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翻譯服務? 7種58.《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中辦發〔2018〕65號)指出,什么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59.《中國公民民族成份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在其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的幾年內,可以依據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請變更一次? 兩年60.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實行民族區域自治61.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62.目前我國人民幣(紙幣)上共有幾種民族文字,分別是什么?5種,漢文、藏文、蒙文、維文、壯文63.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64.我國哪一部法律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憲法65.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什么?統一的多民族國家66.黨和國家對民族語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各民族語言文字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