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0/BeyondPic/2021-4/21/21042110437c7ab0efcd38cfcb.jpg)
“的哥”辛峻峰(右一)向記者講述自己感受到的“小溫暖”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楊 李靜
38歲的天水銀通出租車公司“的哥”辛峻峰已經跑了兩年出租車,天水這個城市對他來說,感覺越來越“溫暖”了。
“我們開著出租車在經過秦州區的雙橋北路、大同路西側等路段時,都會下意識地看看時間。只要到了飯點,就會把車停在路邊,找一家適合自己口味的小飯館,抓緊吃個飯,因為這些路段都設置了30分鐘車輛臨時停放。”“的哥”辛峻峰感受到的“小溫暖”,秦州區不少私家車車主也都感受到了。
原來,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城區交警大隊結合轄區實際,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切入點,在轄區內有關路段設置30分鐘臨時停放路段和夜間停車路段,有效地解決了轄區市民就餐停車和夜間停車難問題。
![](/Files260/BeyondPic/2021-4/21/2104211043e94b98be84def69f.jpg)
天水市城市更新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峰(左)介紹相關情況
其實,天水市群眾不斷增強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止這些。
天水市的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舊工業區共419個,其中城中村170個、棚戶區160個、舊廠區89個。這些區域土地利用率低、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人居環境較差,與人民群眾“向往的生活”差距較大。
為此,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水市委、市政府深入分析經濟發展形勢,準確把握城市發展規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體現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的思路,于2020年4月,在全省率先啟動重點區域城市更新行動。
天水市城市更新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峰說:“預計到2035年,通過長期城市更新,天水市將在秦州、麥積兩個主城區和三陽新城、秦州新城兩個拓展區騰挪釋放5.09萬畝土地,除進一步優化該區域群眾居住環境外,還可以有效破解城市建設與發展瓶頸問題。”
![](/Files260/BeyondPic/2021-4/21/2104211043b9c8b9cbff273f79.jpg)
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建文化中心
在黨史學習教育開展過程中,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扣工作職能,創新“我為群眾辦實事”,安排實施以“食品安全進校園、特種設備進社區、執法打假進農村、計量惠民進市場、質量提升進企業”為主要內容的“五進辦實事”實踐活動,并細化了34項任務清單。
同時,聚焦市場監管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持續轉變作風,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社會特殊群體,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優化線下服務、落實全程幫辦、配備便民工具等措施,大力解決社會特殊群體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
![](/Files260/BeyondPic/2021-4/21/21042110435eece18388651f79.jpg)
天水工業博物館一角
眾所周知,天水市是我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裝備制造業基地,為留住工業遺存歷史記憶,傳承三線精神紅色基因,天水市啟動了工業博物館項目。該博物館讓天水增加了一個集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工業文化創意發展基地。
“這個博物館是利用原天水長城控制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舊址改擴建而成的,館內展陳部分按照古代手工業時期、民族工業時期、地方工業發展時期、三線建設時期、工業企業體制改革時期、工業高質量發展時期六個方面進行布展敘述。”天水工業博物館名譽館長李寧民向記者介紹,“特別是三線建設時期的部分,生動呈現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天水三線企業火熱的建設和生產場景,全面展現了三線建設者們以國家利益為重,艱苦創業、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為參觀學習人員從工業發展出發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提供了具體、生動而詳實的史料。”
![](/Files260/BeyondPic/2021-4/21/21042110432673afac4854a1f9.jpg)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國先接受采訪
“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也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水市上下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標任務,堅持以上率下、用活紅色資源、豐富平臺載體、加強督查指導,不斷促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國先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更高的政治自覺、更實的工作作風,聚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大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全力以赴推進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到實處,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