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0/BeyondPic/2021-3/23/210323182475de121556d9bdfb.jpg)
3月22日,天水市畜牧局組織召開全市畜牧技術推廣工作暨唐人神項目調度會議。市畜牧局局長、天水唐人神生豬全產業鏈綠色養殖項目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新強主持會議。市畜牧局分管領導、相關科室、局屬各單位負責人及市畜牧站全體職工,各縣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畜牧站站長,唐人神天水項目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全省畜牧科技推廣工作會議精神、通報了全市唐人神項目進展情況。各縣區匯報了工作進展和下一步打算。會議就2021年唐人神項目推進計劃、全市畜牧科技推廣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2020年以來,各縣區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扎實工作、奮發有為,畜牧科技推廣及產業發展有聲有色。秦州區、武山縣唐人神項目快速有序推進,為全市生豬穩產保供奠定了堅實基礎。麥積區在長江禁捕工作中成效突出,招商引進西聯蜂業蜂產品加工項目,在全市蜂產業發展上敘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甘谷縣積極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生豬養殖,狠抓生豬現代產業園建設,為全縣畜牧業發展注入強大活力。秦安縣充分利用自身果園基地面積大的優勢,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效益明顯。張家川縣今年又計劃安排3000多萬元的糧改飼補助資金,推廣種植糧改飼10萬畝以上,同時下大力氣做好黃牛凍配改良,全縣草食畜牧業發展亮點紛呈。清水縣在肉牛育肥、蜂產業發展方面,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
會議指出,全市畜牧科技推廣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專業素養不足。突出表現為個別人員專業不對口、學習不上手、研究不深入、眼界不開闊。二是設施設備不足。養殖場現代化裝備數量還不多,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不高。三是場戶認識還不足。養殖從業者素質普遍還不夠高,抵御風險、把握行情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Files260/BeyondPic/2021-3/23/2103231824b2cd4be57d8a1ae9.jpg)
會議要求,全市畜牧技術推廣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再添措施、再鼓干勁,全力推進我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要精準把握重大意義,在思想上有新認識。要清醒認識畜牧業在脫貧攻堅中的基礎性作用和對鄉村振興、農民富裕的重要貢獻,切實在思想上將畜牧產業發展重視起來,多謀劃、多思考,出真招、干實事。二是要切實明確重點領域,在技術上有新突破。分層次、分步驟抓好畜禽生產、良種繁育、糞污利用、飼草飼料、品牌建設、人才培訓和主體培育等各項工作,試驗、示范、推廣現代畜牧業新技術,推動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著眼畜牧行業標準,能力上有新提升。強化黨史、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傳統美德和情趣愛好等各方面學習,切實提升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用學習成果助推畜牧工作取得更好成績。四是保持昂揚向上斗志,在行動上有新效果。要多吃苦少埋怨、多工作少懈怠、多行動少幻想、多調研少空談,把職責內的工作落細落實,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五是盡力克服各種困難,在作風上有新形象。竭盡全力克服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踐行扎實的工作作風,以良好的形象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
會議就唐人神項目的實施,提出了十個方面的要求:一是研判形勢。就每個具體項目存在什么問題、能不能開工建設進行認真分析,堅決杜絕隱患工程。二是把握節點。每個項目要列出具體的推進計劃,實行“清單化、時限化”管理,按照時間節點壓茬推進。三是細化任務。按照目標分解細化工作任務,倒排建設工期,利用好施工黃金時間段,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四是注重協調。市級畜牧部門、縣委縣政府和唐人神集團天水項目部三家要加強銜接,完善溝通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全力協調解決項目工作中的相關問題。五是爭取支持。對于項目建設中的水、電、路配套及綠化、硬化和種養循環發展等各個方面,唐人神天水項目部要著眼長遠、細化方案,謀劃爭取中央、省、市、縣項目資金支持。六是強化措施。要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靠實各方責任,多措并舉、齊心協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七是循環發展。要抓好秦州區、武山縣3個已投產項目周邊3500畝循環農業種植基地項目建設,打造樣板工程,為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供示范。八是做好統計。要將唐人神已投產的項目全部納入統計范圍,應統盡統,做到統計數據真實反映全市畜牧業生產實際。九是創新模式。要積極推行“公司+企業+農戶”模式,加快實施“以大帶小”工程,充分發揮唐人神集團龍頭帶動作用。十是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廣播、天水、微信等媒體,加大宣傳報道頻次、擴大報道范圍,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項目建設的良好氛圍。
會議對幾項重點工作作了安排,一是持續抓好畜牧業項目復工復產。二是堅決抓好春季動物防疫。三是認真做好畜牧業十大業態調研。四是全面落實糧改飼種植任務。五是全力做好一季度生產數據統計工作。確保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如期完成,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