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進一步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的通知
天政辦發〔2021〕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
為切實做好全市“穩就業”工作,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著力推動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根據《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通知》(甘政辦發〔2020〕115號)精神,現結合我市實際,就進一步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實穩就業各項政策措施
2020年以來,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全力支持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重要舉措,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對促進靈活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穩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研判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全面落實支持靈活就業各項政策措施,特別要針對2020年一些政策落實不夠精準、政策效應未得到充分發揮的問題,認真分析研判,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確保取得實效。要根據新的形勢和特點,積極探索創新,進一步細化完善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政策措施,切實做好靈活就業工作。要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就業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政策知曉度。(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二、切實擔當作為,進一步靠實穩就業職責任務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增強擔當意識,層層壓實責任,切實抓好穩就業政策措施落實。市直有關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細化分解任務,列出具體任務責任清單,明確工作流程和時限要求,確保逐項推進落實。
(一)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擴大就業。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針對新就業形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合理設定監管規則,積極培育“中央廚房”、移動出行、線上消費、線上教育培訓、互聯網醫療、在線娛樂等新模式新業態,通過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要進一步放寬新業態市場主體登記條件,允許市場主體名稱中使用表明企業產品內容和服務方式的各類新興行業用語作為行業表述。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按規定不再受省內城鄉戶籍限制,落實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和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的有關規定。(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旅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二)鼓勵個體經營發展確保充分就業。各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詢、注冊服務。開通行業準入辦理綠色通道,對需要辦理相關行業準入許可的,實行多部門聯合辦公、一站式審批。在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限內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無須辦理營業執照。同時,鼓勵引導勞動者創辦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大力支持發展各類特色小店,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商業資源供給。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自主就業退役軍人、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扶持。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有條件的縣區按規定落實一次性5000元的創業補貼。(市市場監管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三)扎實推動新職業應用吸納用工。各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密切跟蹤經濟社會發展、互聯網技術應用和職業活動新變化,根據國家發布和更新的新職業(工種)信息,及時制定符合我市產業發展的行業評價規范,推動規范化吸納用工。積極引導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按照新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推出新職業培訓課程,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積極引導直播銷售、網約配送、社群健康等更多新就業形態發展。進一步健全完善統計監測制度,積極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統計監測指標,及時有效掌握新就業形態就業狀況,促進新就業形態有序健康發展。(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統計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四)促進非全日制就業提質擴容。各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財政、金融等扶持政策,積極推動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相關行業提質擴容。進一步增強養老、托幼、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等社區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鼓勵符合條件的組織、企業和個人興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全面落實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的補貼政策。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在2020年內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建設局、市商務局、市政府金融辦、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三、突出重點群體,大力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
(一)強化困難靈活就業人員就業幫扶。對繳納2020年基本養老保險費確有困難的靈活就業人員,可按規定自愿暫緩繳費。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及時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范圍。動態調整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登記失業人員,實施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要對城鎮零就業家庭開展重點幫扶,確!俺霈F一戶、幫扶一戶、解決一戶”,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要確保各項失業待遇應發盡發、應保盡保,保障其基本生活。(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二)提高職業技能培訓實效性針對性。各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政策措施,針對不同對象開展精準培訓。將有創業意愿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免費創業培訓范圍,促進提升創業能力和創業成功率。要面向新職業、新技能和新就業形態,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無人機駕駛等新技術培訓,媒體運營、網絡營銷、電子競技、健康照護等新職業培訓,開展網絡平臺就業創業等新業態培訓。不斷改進培訓方式,推行“培訓券”式、嵌入式、訂單式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靈活安排培訓時間和培訓方式,并按規定落實好職業培訓補貼和培訓期間生活費補貼。(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三)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要積極指導企業規范開展用工余缺調劑,幫助有“共享用工”需求的企業精準、高效匹配人力資源。有條件的縣區、鄉鎮可選擇交通便利、人員求職集中的地點設立勞務市場或零工市場。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規范有序的求職招聘、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外包等專業化服務,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開設靈活就業專區專欄,免費發布靈活就業崗位供求信息,持續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機會。(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四)切實維護靈活就業人員合法權益。各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互聯網平臺就業勞動保障政策落實,積極引導互聯網平臺企業、關聯企業與勞動者協商確定勞動報酬、休息休假、職業安全保障等事項,指導產業工會與行業協會或行業企業代表協商制定行業勞動定額標準、工時標準、獎懲辦法等行業規范。要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勞動報酬支付的監督檢查,暢通12333電話舉報、農民工工資實名制信息系統等勞動維權渠道,提高舉報處理效率,定期開展涉及靈活就業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糾正拖欠勞動報酬等違法違規行為,促進勞資雙方關系和諧穩定。要持續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有針對性地做好工傷預防工作。(市人社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建設局、市總工會、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四、持續優化環境,為穩就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各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自主就業退役軍人、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自主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按照國家要求,取消涉及靈活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經批準占道經營的要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費,并建立公開投訴舉報渠道,依法查處違規收費行為。認真落實階段性減免國有房產租金政策,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因地制宜,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預留自由市場、攤點群等經營網點。有條件的縣區可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空間、非必要辦公空間改造為免費經營場地,優先向重點群體提供。(市人社局、市建設局、市政府國資委、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五、強化督導檢查,在全社會營造穩就業保就業良好氛圍
各縣區要切實履行穩就業的主體責任,把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的重要工作來抓,堅持市場引領和政府引導并重、放開搞活和規范有序并舉,順勢而為、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促進靈活就業健康發展。要充分發揮各級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統籌領導和推進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工作,加強督促檢查和政策實施情況評估,狠抓政策落實,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確保靈活就業人員便捷享受各項支持政策和就業創業服務。要將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有關工作納入文明城市創建和測評內容。要注重輿論引導,綜合運用微博、微信、廣播、電視、報刊等渠道,對支持靈活就業的政策措施、典型做法和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典型事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要建立就失業輿情監測和處置機制,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