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發力抓引領 分層推動促提升
天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有聲有色
近年來,天水市文明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題,堅持立德樹人、守正創新,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Files260/BeyondPic/2020-12/23/2012231721131ddbb7602351ed.png)
一、緊扣“一個主題”,著力弘揚主流價值。按照《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要求,發揮牽頭協調作用,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主題貫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全過程、各環節,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Files260/BeyondPic/2020-12/23/20122317213b77fb7990fa61a4.png)
二、運用“兩大陣地”,切實推動德育建設。一方面,督促兩區五縣和市教育部門重點抓好校園心理咨詢室、家長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等校內陣地建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縣區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共場所,在課余和節假日時間開辟未成年人德育建設“第二課堂”。同時督促市文化旅游、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和網絡環境,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Files260/BeyondPic/2020-12/23/20122317217e06b35d888380f0.png)
三、突出“三位一體”,構建多重教育體系。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在全市800多所學校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設精品德育課程,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校園。發揮家庭課堂的基礎作用,以“文明家庭”為重點,組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活動。發揮社區平臺的聯接作用,開展各類文體教育和志愿服務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在社會實踐和生活體驗中增強道德觀念。
![](/Files260/BeyondPic/2020-12/23/2012231721e8fc85bdc86b4c99.png)
四、注重“四個引領”,營造健康成長環境。一是抓實踐。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重要節點,組織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網上祭英烈”“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2000余次,學生參與率90%以上。二是抓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書法名家和各級書協會員到學校開展書法講座和藝術展示60余次,參與師生達20000人次;協調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50余場、戲曲講座20余場,受教學生達40000余名;組織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優秀童謠傳唱等活動,征集原創童謠1000多篇。三是抓榜樣。評選、表彰“新時代天水好少年”65名,推薦“新時代甘肅好少年”10多名,為未成年人樹立身邊榜樣,引導他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四是抓輿論。堅持新聞宣傳和社會宣傳、網上宣傳和網下宣傳相結合,今年在天水日報、天水廣播電視臺、天水文明網、天水在線等媒體宣傳報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信息100多條,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