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強市工作,堅持把質量發展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樹立“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理念,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質量強市工作改革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著眼高點站位,聚力推動質量工作。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部署質量工作,組織召開了全市質量發展暨質量強市建設推進會,制定出臺《關于建設質量強市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天水市推進質量強市建設暨質量提升2020年度行動計劃》等指導性文件,分解落實質量強市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對“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進一步在抓重點、破難點、補短板、樹亮點上明確目標、靠實責任、細化措施。各縣區政府和市工信、住建、交通運輸、科技等部門及時制定出臺質量強市建設年度計劃,市農業農村部門召開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工作推進專題會議,扎實推進質量強市建設。自2012年以來,連續8年發布涵蓋“四大質量”的《天水市質量狀況分析報告》,更加凸顯用數據說話、為決策服務的示范效應。
二、著眼分類推進,質量提升持續加速。一是產品質量提升取得新發展。把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創新質量監管方式,細化質量工作措施,眾興菌業等3戶企業順利通過省政府質量獎現場評審環節,電傳所入選工信部綠色工廠名單,福雨塑業等2戶企業榮獲“全國實施用戶滿意工程”用戶滿意單位,第二屆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圓滿舉辦,全市車用氣瓶電子監管系統運行良好,16戶企業20件產品申報甘肅省工業優秀新產品。二是工程質量提升取得新進展。舉辦了全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暨揚塵防治觀摩交流會并得到省住建廳的充分肯定,探索實施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全面推廣混凝土質量追蹤系統,19家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全部并入全省統一的工程質量檢測信息管理系統;新開工的水利建設項目質量監督率達100%,全省水利建設質量年度考核我市獲得A級第3名。三是服務質量提升取得新成效。前3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一網通辦”平臺上線運行良好,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企業注冊1天辦結率達到90%;電科院1200千伏電壓等級電氣設備試驗檢測能力填補世界空白;群眾反映強烈的出租車客運市場不文明、不安全等突出問題得到明顯改觀;在2019年全省公共服務質量監測中,我市公共服務質量整體滿意度得分76.59分,處于比較滿意區間,并列全省第一。
三、著眼激勵培育,品牌“矩陣”全面擴容。圍繞打響“華天電子”“二一三電器”“花牛蘋果”等地方品牌,以產品品牌、產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為重點,不斷加大質量激勵措施,健全品牌培育體系,激發品牌創新活力。3戶企業通過省級技術中心認定,“天水花牛蘋果”等13個品牌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6個大櫻桃品牌入選中國櫻桃產業榜100品牌,秦安大地灣景區等獲評3A級景區。目前,全市各級政府質量獎達45項,建設工程飛天獎107項、麥積獎226項;新增專利申請量903件、授權591件,有效發明專利總量達277件;新增商標申請2442件、注冊1690件,有效注冊商標總量8014件,中國馳名商標17件并列全省第一;擁有“三品一標”農畜產品274個。
四、著眼強基固本,質量基礎明顯夯實。以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為抓手,大力推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6項地方標準順利通過省級評審,193家企業累計上報707項標準、涵蓋936種產品;國家電力測量用互感器型式評價實驗室(甘肅)落戶天水,全市建成社會公用計量標準52項,計量合格確認企業達31家,“誠信計量示范單位”達371家。對環境保護、建筑工程等領域32家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截至11月,全市392個組織獲得各類認證證書1769張(全省第二),其中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277張(全省第二),管理體系認證證書506張,食品農產品認證191張,自愿性工業產品認證證書767張,服務認證證書28張。
五、著眼服務大局,助力加快復工復產。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制定出臺《應對疫情服務支持市場主體有序復工復產“20條”措施》等“硬核”政策文件,對復工復產企業的特種設備以及醫院、超市、交通等疫情防控重點區域的電梯等特種設備,一律免收檢驗檢測費,免除檢驗費達112.43萬元。緊盯質量“短板”,找準管理“病灶”,多次邀請智能制造領域專家開展智能化診斷咨詢,連續五年組織質量專家對中小微企業進行“問診把脈”,著力紓解企業質量管理難題。同時,加大政府質量激勵力度,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表彰獎勵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等領域的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行業單位市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6家,并分別給予40萬元獎勵,評獎數量和獎勵金額均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預計兌現工業強市獎勵資金57戶1530萬元,“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獎補資金預計達110萬元;發放疫情防控貸款10.75億元、支持復工復產貸款達55.04億元;辦理動產抵押注銷、變更和抵押登記130件,助企融資9.22億元。
六、著眼創新方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借助“中國品牌日”“世界計量日”和伏羲文化旅游節等重要節點,利用電視、報刊、“三微一端”等多種媒體平臺,廣泛宣傳質量強市建設和質量工作成效,在天水電視臺開設《市場監管與你同行》欄目,編發質量強市簡報353期,《天水日報》刊發質量強市專欄文章26篇,《中國質量報》等媒體采編49條。“質量月”期間,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27家單位和企業聯合舉行“質量月”主題宣傳活動,深入開展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6個方面32項質量活動,與省上技術機構聯合開展纖維質量提升送技術、送標準、送服務進“扶貧車間”甘谷行活動,拍攝“質量月”電視專題、微視頻、動態播報等節目,制作計量科普宣傳短視頻7個,利用戶外顯示屏、公交站廣告欄等滾動播放“質量月”宣傳口號、城市質量精神2.55萬次,引導長開廠、二一三、眾興菌業等多家企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活動,進一步營造了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
2020年全市共完成工業產品市級監督抽查830批次、合格802批次,不合格發現率3.37%;檢驗檢疫進口商品28批次、合格率96%,出口商品檢驗合格率達100%;竣工工程質量和安全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和城市保障性住房工程驗收合格率達100%,中小學校、幼兒園建設工程驗收合格率達100%,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28萬戶、新增注冊資金329.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和17.37%,累計市場主體達到16.27萬戶、注冊資本達到2227.88億元。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