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在《天水市志(1985—2010)》《天水大辭典》發行會議上強調
充分發揮地方志存史資治教化作用
奮力推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天水市志(1985—2010)》《天水大辭典》發行會議召開。市委書記王銳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做好地方志組織編纂、管理和開發利用,把地方志“立”起來、“用”起來,讓地方志“活”起來、“強”起來,充分發揮地方志存史資治教化功能,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天水作出新貢獻。
省地方史志辦公室副主任張正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曉強,市政協主席趙衛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杰,副市長彭劍鳴,市委秘書長何吉洲,市政府秘書長王永祥以及部分退休老同志參加會議。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主持會議。
王銳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對《天水市志(1985—2010)》《天水大辭典》的正式出版發行表示祝賀。他指出,《天水市志(1985—2010)》《天水大辭典》兩部志書正式出版,是近十多年來全體編修人員執著堅守、辛勤耕耘的豐碩成果,也是天水文化發展史上繪就的又一華麗篇章,必將為全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歷史借鑒,為子孫后代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
王銳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地方志和歷史研究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地方史志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推進我市地方志工作高質量發展。地方志工作機構要聚焦主業主責,堅持“修用并舉、修志為用”原則,通過編纂高質量的精品佳志和優秀方志文化成果,更好記錄發展成就、總結經驗成果、提供歷史借鑒,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推進文化強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加大舊志古籍的整理挖掘和地情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方志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講好天水故事,傳播天水聲音,充分展現地方志的當代價值和恒久魅力,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投身天水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動力。
王銳要求,要認真做好地方志發行使用工作,盡可能擴大發行面、提高覆蓋率,圓滿完成發行任務,使《天水市志》成為各級領導干部案頭必備的資料書、干部職工手頭查閱的工具書。要切實增強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意識,積極探索服務發展大局、服務中心工作的新思路、新機制、新途徑,真正讓修志成果為推動天水高質量發展提供歷史借鑒和智力支持。要聚焦關鍵重點,在全面完成二輪修志工作任務、認真開展讀志用志活動、切實加強方志編修工作、著力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全市地方志工作上臺階、上水平。要突出統籌兼顧,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強化組織保障、加強自身建設上下足功夫,不斷夯實地方志事業發展根基。
張正龍希望,天水市各級各部門和地方志工作機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方志工作;進一步明確方向,正確把握新時代地方志發展的目標定位;進一步強化創新,因地制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依法治志,全面提升地方史志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加強保障,夯實史志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人財物基礎。
王軍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志為資鑒,充分發揮決策參考作用;以志為教材,充分發揮教育教化作用;以志為載體,充分發揮宣傳媒介作用,充分發揮方志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作用。全市地方志工作者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續寫地方史志工作的華麗篇章,不斷開創地方史志工作的新局面。
(各界代表發言)
會議還邀請各界代表進行了發言,并授贈了《天水市志(1985—2010)》《天水大辭典》。
《天水市志(1985—2010)》全面、系統、真實地反映了1985年天水地改市以來至2010年的發展和變遷,記述了天水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文化以及重大歷史事件,改革開放以來各項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天水大辭典》全書近4000個辭條,150余萬字,300多幅圖片,客觀真實地記錄了天水的自然、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內容,是一部圖文并茂的地方綜合性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