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扶貧政策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天水醫保扶貧印記之二
【按語】2019年以來,全市兩級醫療保障部門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始終把醫保扶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不斷克服機構改革期間的各種困難,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圍繞參保、待遇、服務“三個精準”,全力推進責任、政策、工作“三個落實”,著力筑牢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防線”,切實減輕了貧困人口看病就醫負擔,力阻“病根”變“窮根”。
您想了解天水醫保扶貧取得了哪些成效、醫保人在平凡崗位上如何工作、老百姓對醫保扶貧有何感受……請關注《天水醫保扶貧印記》
“多虧了國家醫保扶貧政策,讓我看病的負擔輕松了很多,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一說起醫保扶貧政策帶來的好處,天水市秦州區的貧困戶張某就忍不住一個勁地贊賞。
“按照之前的醫療費用,一個月就要好幾千,哪里承受得住。”張某某回想起8年前的場景,連連搖頭。“現在好了,一次透析經過醫保扶貧政策報銷下來,自己最多只需花幾百塊錢,完全沒有想到。”張某樂呵呵地說著,至今心里都還有點不敢相信。
張某算了一筆細賬:2019年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繳費220元,國家參保資助80元,自己才交140元。目前,一周要透析3次,每次一千余元,一年下來要14余萬元。2019年,住院、門診透析治療14余次,醫療費用共計11.5萬元。“這些對于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是完全不能承受的。”張某坦言道,“好在最后經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基金報銷了10多萬元,自己實際只花了1萬多元,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獲得了幫助呀。”就是靠著這些政策,張某增強了與病魔斗爭的信心、心態也日趨好轉。
如今,張某在家里,還可以依靠著拐杖,散散步,或者陪著老伴講講話。在秦州區,像張某這樣享受到醫保扶貧政策的受益老百姓還有很多。醫保扶貧政策,再次點燃了老百姓對新生活的希望,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能夠看得起病。
“黨的好政策,我點贊”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這一度是大家怕得病特別是怕得大病的真實寫照,巨額的醫藥費常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如今,在實施醫保扶貧后,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正在有效緩解。張某就是享受到醫保扶貧政策的受益群眾之一。“沒有醫保扶貧政策,就沒有如今的我。”這是張某逢人便說的話。“黨的好政策,又讓我多活幾年、多陪老伴幾年,還能多點時間看看咱們這個新時代。”張某眼里飽含淚水,豎起大拇指深情地說,“為黨點贊,為我們黨的好政策點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貧的重要保障。這個兜底作用很關鍵。脫貧攻堅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實里做,重點做好那些尚未脫貧或因病因傷返貧群眾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醫保、醫療救助等相關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體系保障貧困群眾真脫貧、穩脫貧。”
因病致貧、返貧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為了不讓“病根”變“窮根”,確保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得上病,不因病返貧、致貧,秦州區醫保局積極落實醫保扶貧政策,積極探索適合秦州的醫保扶貧之路,“對癥下藥”,讓廣大群眾從中獲益。
——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為基礎,積極做到慢病卡應辦盡辦,參保資助全落實,同時,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方便群眾少跑腿,減輕老百姓經濟壓力。扎實有效地解決全區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全覆蓋。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