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關于印發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2020/10/19 18:17:51)  來源:天政辦發〔2020〕118號  打印本頁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天政辦發〔2020〕11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

《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已經市食安委2020年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0月13日

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目    錄

1.總 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適用范圍

1.4 工作原則

1.5 事故分級

2.組織指揮體系

3.監測預警、報告與評估

3.1 監測預警

3.2 信息報告

3.3 事故評估

4.應急響應

4.1 響應級別

4.2 響應程序

4.3 響應措施

4.4 響應終止

4.5 信息發布

5.應急保障

5.1 人員及技術保障

5.2 物資與經費保障

5.3 社會動員保障

5.4 宣教培訓

5.5 應急演練

6.后期處置

6.1 恢復秩序

6.2 分析報告

7.附 則

7.1 獎懲

7.2 預案管理

7.3 名詞術語

7.4 預案實施時間

1.總 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運行機制,高效組織應急處置工作,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最大程度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甘肅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甘肅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天水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市轄區內的食品安全事故應對處置工作。

1.4 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保障民生;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及時預警,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科學嚴謹,預防為主,依法處置的原則。

1.5 事故分級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將食品安全事故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四級。

1.5.1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

(1)食品污染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數在30人以上99人以下,且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5.2 較大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2個以上縣級行政區域,給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數在100人以上;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3)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

1.5.3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

(1)事故危害嚴重,影響到我市及省內周邊其他市州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數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的;

(3)1起食物中毒事故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政府認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5.4 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

(1)事故危害特別嚴重,對我省及周邊省份造成嚴重威脅,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的;

(2)超出事發地處置能力水平的;

(3)發生跨境(包括港澳臺地區)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的。

2.組織指揮體系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總指揮,市政府副秘書長和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食安委辦主任)任副總指揮,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獸醫局、市公安局等單位為成員單位(成員單位及主要職責見附件1)的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應急指揮部”),負責統一領導全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研究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組織發布事故的重要信息,審議批準指揮部辦公室提交的應急處置工作報告,統籌安排應急處置的其他工作。

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市場監管局(市食安委辦),主任由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食安委辦主任)兼任。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主要負責貫徹落實市應急指揮部的各項部署,組織實施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督促相關縣區和部門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控制事故,防止事態蔓延擴大;負責提出啟動和終止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的建議;研究協調解決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向省市場監管局、省食安委辦報告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市應急指揮部及其成員單位報告、通報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組織信息發布。

根據事故處置需要,市應急指揮部可下設若干工作組,在市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并隨時向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市應急指揮部工作組組成及其主要職責見附件2)。

3.監測預警、報告與評估

3.1 監測預警

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牽頭建立統一的市級食品安全事故監測、報告網絡體系,完善各成員單位間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同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體系,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及時掌握食品安全狀況,負責制作發布食品安全事故監測預警信息,加強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有關監管部門發現食品安全隱患或問題,應及時通報市市場監管局,并依法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新聞媒體、電信運營企業要按有關要求及時準確播報和轉發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發布的食品安全預警信息。

3.2 信息報告

3.2.1 事故信息來源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報告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醫療機構報告的病患信息;食品安全相關技術機構監測和分析結果;經核實的公眾舉報信息;經核實的媒體披露與報道信息;國家有關部委、省有關廳局及其他市州通報的信息。

3.2.2 報告主體和時限

(1)食品生產經營者發現其生產經營的食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眾健康損害的情況和信息,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和負責本單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有關部門報告。

(2)發生可能與食品有關的急性群體性健康損害的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和有關監管部門報告。

(3)接收治療食品安全事故病人的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部門和有關監管部門報告。

(4)食品安全相關技術機構、有關社會團體及個人發現食品安全事故相關情況,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管和有關監管部門報告或舉報。

(5)有關監管部門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舉報,應當立即通報同級市場監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經初步核實后,要繼續收集相關信息,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進一步向市場監管部門和其他有關監管部門通報。

(6)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必須及時準確,接到報告的縣級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按規定向本級政府和上級市場監管部門報告;縣區政府及其市場監管部門接到一般以上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后,應在2小時內分別向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和市政府報告,情況緊急時,可越級上報。

(7)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隱瞞、謊報、緩報食品安全事故,不得隱匿、偽造、毀滅有關證據。

3.2.3 報告內容

食品生產經營者和醫療、技術機構及社會團體、個人報告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應當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和病患人數等基本情況。有關監管部門報告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時間、地點、危害程度、傷亡人數、事故報告單位信息(含報告時間、報告單位聯系人員及聯系方式)、已采取措施、事故簡要經過等內容,并隨時通報或者補報工作進展情況。

3.3 事故評估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組織開展事故分析評估,初步核定事故級別。有關部門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相關信息和資料。評估內容包括:

(1)污染食品可能導致的健康損害及所涉及的范圍,是否已造成健康損害后果及嚴重程度;

(2)事故的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3)事故發展蔓延趨勢。

4.應急響應

4.1 響應級別

對應食品安全事故分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由低到高依次分為Ⅳ級、Ⅲ級、Ⅱ級、Ⅰ級四個響應等級。

4.2 響應程序

核定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時,由事故發生地的縣區政府啟動Ⅳ級響應,并向市政府、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核定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時,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啟動Ⅲ級響應的建議,報請市應急指揮部批準啟動,并向省政府、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核定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由市應急指揮部提出啟動Ⅱ級響應的建議,經市政府同意后報請省應急指揮部批準啟動,我市配合完成各項工作。

核定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由市應急指揮部提出啟動Ⅰ級響應的建議,經市政府同意后立即上報省應急指揮部辦理后續審批事項,我市配合完成各項工作。

食源性疾病中涉及傳染病疫情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規定開展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

4.3 響應措施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事發地縣區政府應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及時到達事故發生地開展先期處置工作。經過對事故的分析評估,初判為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及時上報省市場監管局,積極配合做好我市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初判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由市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初判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由縣區政府負責組織指揮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各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機構應采取下列應急處置措施,最大限度減輕事故危害:

(1)最先到達事故發生地的部門和單位要保護好現場。

(2)衛生健康部門有效利用醫療資源,組織指導醫療機構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患者的救治;組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協助做好實驗室檢測,盡快查明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

(3)專業技術機構對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檢測。市場監管部門對檢測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分析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判定事故級別、制定事故調查和現場處置方案提供參考。

(4)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事故相關危險因素的消除或控制,事故中傷病人員的救治,現場和受污染食品的控制,食品與環境及次生、衍生事故隱患的消除等情況進行分析評估。

(5)市場監管、公安、農業農村、畜牧獸醫、海關等部門要依法強制性就地或異地封存事故相關食品、原料和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器具,待查明事故原因后,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徹底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工器具,消除污染。檢驗后確認未被污染的應當予以解封。

(6)對確認受到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相關食品及原料,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畜牧獸醫等部門要依法責令生產經營者召回、停止經營及進出口并銷毀。

(7)對阻撓、破壞、銷毀抽樣樣品的行為,可由執法部門進行干預并強制抽樣。對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及時介入,開展相關違法犯罪行為偵破工作。

(8)及時組織研判事故發展態勢,并向事故可能蔓延到的地方政府通報信息,提醒做好應對準備。

4.4 響應終止

當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控制,并符合以下條件的,響應啟動機構可終止響應:食品安全事故患者全部得到救治,病情穩定24小時以上,且無新的急性病癥出現;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在末例患者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病例出現;現場、受污染食品得以有效控制,食品與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清理并符合相關標準,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組織專家為食品安全事故響應級別調整和終止的分析論證,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

4.5 信息發布

事故信息發布由應急指揮部統一組織,采取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新聞通稿等多種形式向社會發布,做好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

5.應急保障

5.1 人員及技術保障

各級食安委成員單位要結合本機構職責,加強應急處置力量配備,提高快速應對能力和技術水平。強化專家隊伍建設,為事故核實、級別核定、事故隱患預警及應急響應等相關技術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加大食品安全事故監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等技術研發和應用力度,為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提供技術保障。

5.2 物資與經費保障

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保證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所需設施、設備和物資的儲備與調用;使用儲備物資后必須及時補充;提供必要的應急保障資金。

5.3 社會動員保障

根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需要,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協助參與應急處置,必要時依法調用企業及個人物資。在動用社會力量或企業、個人物資進行應急處置后,應當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5.4 宣教培訓

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與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的食品安全工作技能,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各級市場監管、食品協會等要組織專家,開展咨詢服務及宣傳教育活動,讓群眾及時了解真相,消除恐慌。

5.5 應急演練

各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機構要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并通過對演習演練的總結評估,完善應急預案。

6.后期處置

6.1 恢復秩序

應急工作結束后,縣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迅速采取措施,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1)事發地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消除事故影響,恢復正常秩序。完善相關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保險機構要及時開展受害人員保險理賠工作。

(3)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按照有關規定對受害人給予賠償,承擔受害人后續治療及保障等相關費用。

6.2 分析報告

食品安全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市場監管部門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及時對食品安全事故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評估應急處置工作開展情況和效果,提出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及時向本級政府報告,并抄送本級食安委成員單位和上級有關部門。

7.附 則

7.1 獎懲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食品安全事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處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2 預案管理

各縣區政府參照本預案,結合實際制定本縣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各有關部門結合本部門職責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同時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大型經營性餐廳、學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等生產經營單位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報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備案。

鼓勵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制定搶救人員、緊急醫療救護、患者轉送、報送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等方面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方案,分別報上級政府主管部門備案。

7.3 名詞術語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以上、以下:本預案中所表述為以上、以下的均包括本數在內,如100人以上包括100人;99人以下包括99人。

7.4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014年印發的《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天政辦發〔2014〕61號)同時廢止。

附件:1.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及主要職責

         2.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3.天水市市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名單

附件1

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

成員單位及主要職責

一、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建立食品安全應急工作綜合協調機制、組織處置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負責全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指導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會同衛生健康部門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組織專家及相關部門判定食品安全事故分級、應急響應級別,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支撐體系;組織食品檢驗檢測、宣傳教育、信息報告及新聞發布工作。

二、市委宣傳部:負責組織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市應急指揮部授權發布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組織新聞媒體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

三、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基礎設施建設。

四、市教育局:負責組織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教育,做好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協助相關部門對學校食堂、學生在校就餐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報告及應急處理等工作。

五、市科技局:負責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及時為食品生產和加工的安全保障體系提供科技支撐;積極推進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的集成轉化與應用示范。

六、市工信局:負責制定食品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加強對食品工業發展的指導,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采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規范組織生產,指導食品企業信息化建設和誠信體系建設。

七、市民宗委:負責由清真食品引起的安全事件調查處理;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清真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八、市公安局:負責指導、協調、組織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地公安機關對涉嫌刑事犯罪的偵查,維護救治秩序、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

九、市財政局:負責安排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經費和應急物資儲備所需資金,保障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監測、應急處置及應急隊伍體系建設運行經費,加強資金監管。

十、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組織開展事故發生地應急救援過程中涉及環境保護的應急監測和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參與環境污染相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

十一、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做好突發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的運輸保障。

十二、市農業農村局:負責食品安全事故中食用農產品、農藥等環節的調查、檢測檢驗、信息報告和處理等工作。

十三、市畜牧獸醫局:負責食品安全事故中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及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等的調查、檢測檢驗、信息報告和處理等工作。

十四、市商務局:負責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好部分生活必需品的應急供應;協助組織酒類流通領域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十五、市衛生健康委: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相關信息收集和報告等工作,協助做好實驗室檢測;負責食品安全事故醫療救援工作;負責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應急救援技能培訓和演練;負責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和公眾衛生防護工作,進行健康教育;負責食品安全事故相關信息的報告。

十六、市文化旅游局: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全市旅游場所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置工作。

十七、市糧食和儲備局:負責糧油收購、儲存、運輸過程中重大糧油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等工作。

十八、天水海關:負責進出口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等工作。

十九、蘭州鐵路局天水車站:負責協調組織應急救援人員、物資的優先運輸和傷病員的轉移運輸;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轄區內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應急處置工作。

二十、西部機場集團天水機場:負責協調組織應急救援人員、物資的優先運輸和傷病員的轉移運輸;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轄區內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應急處置工作。

附件2

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

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1.事故調查組: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公安局、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局及相關部門負責調查事故發生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盡快查明致病原因,做出調查結論,提出事故防范意見;對涉嫌犯罪的,由市公安局負責,督促、指導涉案地公安機關立案偵辦,查清事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危害控制組。市市場監管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會同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局等部門進行調查處理,監督、指導事故發生地政府職能部門召回、下架、封存有關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嚴格控制流通渠道,防止危害蔓延擴大。

3.醫療救治組: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負責,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配合,結合事故調查組的調查情況,制定最佳救治方案,指導事故發生地衛生健康部門對健康受到危害的人員進行醫療救治。

4.經費保障組:由市財政局牽頭負責,相關部門配合,保障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經費。

5.檢測分析組: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提出檢測方案和要求,組織實施相關檢測。市衛生健康委、市糧食和儲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獸醫局及天水海關等部門單位配合,必要時指定食品相關檢測檢驗機構進行檢測檢驗,查找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制定現場搶救方案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參考。檢測分析結果要第一時間報告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6.維護穩定組:由市公安局牽頭,指導事故發生地政府公安機關加強治安管理,維護社會穩定。

7.新聞宣傳組: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網信辦等部門配合,組織事故處置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信息發布工作。

8.專家組: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生態環境局、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配合,根據需要和實際成立由有關方面專家組成專家組,負責快速檢測、形勢分析、技術支撐,并根據檢測分析結果,負責對事故進行分析評估,為應急響應的調整和解除以及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決策建議,必要時參與應急處置。

附件3

天水市市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名單

1.天水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

地址:天水市秦州區岷山路食品藥品綜合大樓(市氣象局南側)

郵編:741000

業務科室聯系電話:0938-4965009

2.天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地址:天水市秦州區藉河北路

郵編:741000

業務科室聯系電話:0938-8212033

3.天水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地址:天水市秦州區赤峪路2號

郵編:741000

業務科室聯系電話:0938-8306138

4.天水市糧油防治檢驗中心

地址:天水市秦州區建設路1號東升大廈14樓

郵編:741000

業務科室聯系電話:0938-8520393

相 關 新 聞

·秦安市場監管局:加強中秋、國慶“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張家川縣開展“兩節”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圖)
·市食安委辦對秦安縣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進行·麥積區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大排查護航食品安全(圖)
·麥積區:守法文明經營 保障食品安全(圖)·秦安縣召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圖)
·秦安縣全面開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工作(圖)·天水市收看全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擴大)會議(圖)
·甘肅省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工作·麥積區市場監管局開展農家樂食品安全大排查(圖)

新 聞 推 薦

今年天水湖的這個演出,市委書記和市長都看

·天地英雄氣:老兵們的抗美援朝
·藍天立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代主席
·青島戰疫120小時:72小時破案(圖)
·聯合國解除武器禁運對伊朗影響幾何
·伊朗外交部宣布聯合國對伊武器禁運自動終止
·俄官員說將“對等回應”歐盟制裁
·近期多起高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被通報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京閉幕
·出口管制法三審通過 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國疾控中心: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新冠活病毒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即將播出
最 新 圖 片
今年天水湖的這個演出,市委書記和市長都看 國家民委調研天水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圖 全市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脫貧攻堅培訓班開 天水在線攝影報道:秦州區中梁鎮的富士蘋果 趙衛東巡查兩區貧困退出和脫貧成果檢視抽查 天水市組織收聽收看“富民興隴”系列講座第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天水資訊
·關于印發天水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物業管理工
·天水市婦聯優秀家風家訓家規征集活動開始啦!
·“項目管家”機制為企業項目辦實事解難題
·天水市農業農村局黨組召開中心組第10次學習(擴大)會
·趙四輩督查調研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項目(圖)
·秦州區自然資源領導小組用地報批和土地供應工作推進
·今年天水湖的這個演出,市委書記和市長都看了(圖)
·張家川縣舉辦第四屆“書香傳家 成就夢想”中華紅色經
·天水市舉辦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培訓班(圖)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征集2021年為民辦實事意見
·中國農科院張寶璽研究員來天水市農科所考察指導工作
·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支部召開第四季度黨員大會
·“柿”不可擋!富有甜柿子在甘谷“安家落戶”(圖)
·天津寶坻區為武山山區學生捐贈“愛心禮包”(圖)
·甘谷縣政協開展聚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三下鄉”
·安志宏檢查甘谷縣脫貧攻堅工作(圖)
·甘谷縣開展“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主題宣傳
·秦安縣長網絡直播帶貨 助力果農增收致富(圖)
·省委政法委督導麥積區檢察院政法跨部門大數據協同辦
·天水市1781人參加2020年下半年自學考試(圖)
·天水市氣象臺發布10月19日~25日天氣預報(圖)
·天水市政協開展2020年國家扶貧日暨機關10月份主題黨
·宋丕林督查馬家堡子村市級脫貧驗收準備工作(圖)
·天水組團參加2020隴南市冬季航空旅游產品推介會
 文化歷史
·中國的節日文化
·老兵高晉文:親眼看著黃繼光犧牲
·祖國·正義·和平——抗美援朝紀念館巡禮(圖)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
·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的冬至習俗有哪些?
·中秋佳節,品味總書記講話中引用過的經典詩詞
·賞月拜月、吃月餅……你記憶里的中秋節什么樣?
·立夏習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飯 “稱人”以驗肥瘦
·“楊花落盡子規啼”:20日16時55分“谷雨”(圖)
·原來你是這樣的清明節
·21日5時58分“春分”:百花爭明媚,莫負好春光
·“二月二”民俗專家詳解“龍抬頭”
·2月19日7時4分“雨水”:春雨脈脈,柳絲含煙
·民俗專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于女媧創世神話
·大年初五|今天為什么要“破”它?
 博 客
·話劇《雷雨》劇照
·毛家坪村的辣椒豐收了
·送郎當紅軍
·蘋果熟了
·庚子中秋遇國慶吟懷
·金燦燦的玉米掛起來
·深圳灣之夜(1)
·深圳灣之夜(2)
 播 客

·保守國家秘密人人有責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國》
·楊彥東:初冬牧場
·秀金山風光
·進入天水古村落
·溫家峽紅葉
·高原:漁家傲
 娛 樂

·國慶檔近37億元票房再創佳績 提振電影市場有序恢復信
·金雞百花電影節首設科幻論壇(圖)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揭曉(圖)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揭曉
·“彈幕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緣何受年輕人追捧
·仝卓事件調查:一場直播牽出高考舞弊案
·中央戲劇學院:撤銷仝卓取得的畢業證書
·電視劇行業有序復工復產 抗疫脫貧為今年重點題材
·“最暖心”春晚展現奮進新時代精氣神
·2020年央視春晚順利直播 展現全國眾志成城精神

 社 會
·警方確認找到成都大學失聯黨委書記毛洪濤遺體
·香山紅葉觀賞期開始 預計有6天高峰日
·坐著、躺著、散步…… 哪個才是飯后正確姿勢
·“碰瓷”可能構成哪些犯罪?兩高一部發文明確
·把劫匪都說哭了! 女子遭入室搶劫施教科書式自救
·10月8日3時55分“寒露”:霜染紅葉,蟬噤荷殘
·辦公室內收煙票 飯局桌上送人情 杭州蕭山一案查處1
·安徽也曝殺人犯“紙面服刑”,還結婚生子
·潛逃國外10余年后落網 重慶一“黑老大”被判死刑
·境外不是資產轉移的天堂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線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電話: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郵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