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責任擔當作為 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2019年天水市網信工作綜述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2019年,天水市網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服務保障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線,以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筑牢網絡安全屏障,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提供了可靠網絡安全保障和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守好網絡宣傳“主陣地”傳播天水發展“好聲音”
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2019年,我市堅持把互聯網作為宣傳工作“主陣地”,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伏羲公祭大典、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強化網絡正面宣傳引導,讓天水“好聲音”傳播地更快更遠。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網上宣傳以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網上宣傳闡釋方面,精心組織重大主題宣傳,開設“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我和我的祖國”“時代楷模”等專題專欄,大力宣傳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巨大成就,全面展示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向上、奮力拼搏的風貌,正能量宣傳強勁有力。在伏羲公祭大典及節會各項活動的網絡宣傳方面,創新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邀請人民網、新華網等20余家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網絡媒體對伏羲公祭大典及節會各項活動進行了全方位的宣傳報道,刊發專題和新聞稿件360余篇(件),轉發20000多篇(件),點擊率達8000多萬人次,進一步擴大了天水美譽度和影響力。在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生態環保等多個內容的網上主題宣傳方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網評員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搭建全市網評工作體系架構,組織全市1500多名網評員圍繞脫貧攻堅、掃黑除惡、民族團結、紀律作風建設等內容深入開展輿論引導,穩步提升輿論引導能力。
打好管網治網“組合拳” 筑牢清朗網絡空間
網絡不僅是一個信息的平臺,也是一個思想文化大熔爐。2019年,我市以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為目標,持續加強網絡生態治理能力;以堅守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為主責,不斷提升輿情調控管控水平;以建立網信系統技術體系為重點,不斷加強技術管網治網能力。通過一系列管網治網組合拳,確保了網絡傳播空間安全清朗。
在網絡生態治理方面,對全市1300多個網站進行梳理排查,全面清理整治“問題”網站,關停“僵尸”“空殼”網站97個,對重點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號開展摸底調查,做好對各類平臺上公眾號的增量控制和存量清理,有力規范了辦網行為。積極推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申報工作,武山、秦安、清水等 5個縣區已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資質,為媒體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和新媒體平臺監管,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嚴格落實信息發布“三審”制度,督促整改不規范信息1000余條,為推進政務公開和優化政務服務提供有力支持。組織開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以“2019清朗”專項行動為牽引,聯合宣傳、政法、統戰、公安、工信、民宗、教育、衛健、市場監管、金融等部門單位,開展十余項網絡生態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約談違法違規平臺負責人26人次,清理有害信息200余篇、舉報不良信息2337條,配合公安部門依法打擊網絡違法違規行為20人次,有效凈化了網絡輿論環境。
在輿情調控管控方面,制定出臺《天水市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辦法(試行)》建立了市委分管領導牽頭,宣傳、網信、工信、公安、應急等市直部門橫向協同,市縣兩級宣傳網信部門縱向聯動的“網格化”輿情監測共享體系,提高網絡輿情發現力、研判力、處置力。建立集“信息抓取、輿情報送、分析研判、辦理反饋、跟蹤督辦、效果評價”為一體的輿情快速應對處置機制。編發有關信息快報專報60余期,切實加強輿情分析、預警提示、風險排查和輿情應對處置工作。
在技術管網治網方面,認真落實總書記關于“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的重要指示精神,對標“一盤棋、一張網、一個標準”的總體要求,率先在全省市州第一家建成網絡安全與輿情應急指揮中心,開通網信綜合服務平臺、網評管理系統、網絡安全檢測、輿情監測、指揮通訊系統5類12個重要技術系統,建立了以技術為支撐,深入研究網絡傳播和治理規律,堅持系統治理、專項治理、源頭治理并重,多主體參與、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打通省市兩級網信工作平臺,完善信息上傳下達機制,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嚴格落實7*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全面提升網絡輿情及網絡安全應急處置指揮能力,為圓滿完成伏羲文化旅游節、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節會活動的網絡安全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構建安全保障體系 提升網絡安全防控能力
制定《天水市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天水市網絡安全應急事件實施預案》,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職責,建立網絡安全事件應急工作機制,提高網絡安全事件處置能力。加強全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底數排摸,對全市230個信息系統進行嚴格判定,全面掌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分布數量、設備類型、管理運維等情況,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名錄庫。定期開展網絡安全巡查,重點對涉及能源、金融、通信、公安、交通、教育、衛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進行專項檢查,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全年發出網絡安全預警通報17期,指導相關單位加強技術防護和整改,切實堵住網絡安全漏洞,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
創新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形式,組織全市近20多萬名青少年參與網絡安全知識線上答題,組建優秀團隊參加全省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競賽決賽,榮獲全省優秀組織獎。成功舉辦2019年甘肅省網絡安全宣傳周天水啟動儀式及各項活動,市委網信辦被評為甘肅省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先進單位。大力培育和選拔網絡安全專業人才,在全省首屆“隴原杯”網絡安全技能大賽中,我市參賽隊團體和個人均取得優異成績。
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 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019年,我市蘋果豐收,然面線下收購價格的低迷,讓眾多果農很是犯愁。為了讓果農豐產又豐收,我市積極調動各電商平臺,助力果品銷售,收到了良好成效。
建立健全信息化發展協調機制,以信息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2019年我市網信工作的重要內容。為切實提高我市信息化服務水平,我市穩步推進《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天水市電子政務總體方案》《天水市信息化發展指導意見》等系列指導性、規范性文件落地見效。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5G、IPV6等為代表的新一代基礎設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通過電信“5G+千兆智能光網”組合對2019年公祭伏羲大典盛況進行網絡直播,協助舉辦“5G改變世界5G創造未來”專題活動。加快推進全市電子政務內外網建設,鼓勵和支持新技術、新應用、新手段在教育、醫療、交通、環境等民生領域的應用。推動網絡扶貧工程縱深發展,圍繞“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網絡公益”五大工程,制定《2019年度天水市網絡扶貧重點工作任務推進方案》,加大特色農產品和優質“山貨”品牌培育力度,促進“上網入市”。組織籌辦“I@甘肅2019網絡扶貧博覽會”天水站系列活動,打造特色產業網絡品牌,助力全市脫貧攻堅,活動期間線上線下銷售總額達5.6億元,占全省銷售總額6.4億元的87.5%。
加強黨的領導 網信事業發展保障能力不斷加強
2019年,市委網信辦牢牢抓實黨的政治建設這個“一號工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網信系統“四力”教育實踐,以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為載體,以黨建業務知識培訓為抓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網信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以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和市直機關文明單位創建為重點,全面提升網信干部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以網絡社會組織建設和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為重點,拓展網信人才隊伍建設新領域,成立了天水市互聯網行業黨工委,組織召開了互聯網行業黨建工作推進會,以擴大“兩個覆蓋”為重點,建立9家互聯網企業黨支部,為22家重點互聯網企業選派黨建指導員,做到了互聯網領域黨的工作全覆蓋。強化業務培訓,選派干部參加全國、省、市各類培訓30余人次,網絡培訓40余人次。采取以會代訓、專題培訓等形式,對縣區委、市直部門、屬地網信企業相關從業人員先后5次開展培訓,培訓人員600多人次。全心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個大局,選派年富力強的科級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組織全體干部分批入戶開展“一戶一策”工作,開展捐款、捐物等活動,對聯系村農戶進行電商培訓,努力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展現網信作為。
夯實發展基礎 網信工作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2019年機構改革更名后,市委網信辦作為市委工作機關,完成了單位掛牌、辦公新址搬遷、工作人員劃轉、黨組織建立、天水市網絡安全與輿情應急指揮中心建設、互聯網行業黨工委成立、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建立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基礎性工作。全市七個縣區均設立網信辦,并相繼成立網絡輿情監測中心,網信工作體系逐步建立完善。制定了《天水市網絡強市實施方案》《天水市信息化發展指導意見》《天水市網絡安全應急事件實施預案》等規范性、引領性文件,建立了信息共享、輿情會商、指令直通、聯合通報等多項工作機制,構建了“市委統一領導、網信部門統籌協調、成員單位通力協作、各部門各司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網信工作格局。
城市因網絡而精彩,生活因網絡而豐富。過去的一年,我市網信工作與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向同行,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力有的網絡和信息化支撐。在新的一年,隨著網信事業的蓬勃發展,廣大市民必將在網絡和信息化服務和保障中增添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