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2月18日全市就業扶貧勞務輸轉清水座談會會議精神,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市運管局立足實際,五措并舉,堅持防疫復工兩不誤,復產扶貧兩不誤,助力農民工外出就業扶貧,有序推進勞務輸轉工作。
一是保通保暢,順利輸轉。按照“一斷三不斷”、“三不一優先”的總體要求。市運管局立足全市復工復產實際,針對車輛通行受阻,人員出行受限等問題,在甘肅省運管局、天水市交通運輸局的領導下,積極對接相關部門,撤并規范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省界干線公路的檢疫點、檢測站。嚴禁硬隔離或者挖斷農村公路,嚴禁阻礙應急運輸車輛通行,嚴禁阻礙外地車輛通行,為全市勞務輸轉、涉農產品運輸破除了障礙,夯實了基礎。
二是部門聯動,接駁輸轉。重點完善了“公(路)、鐵(路)、機(場)”之間的接駁運輸聯動機制,發揮各種運輸工具的比較優勢,對旅客出行及需求信息實行共享,積極推行零換乘接駁運輸。結合巡游出租車、公交車和網約車“點對點”運輸特點,增強與鐵路、民航運輸的協調性和互補性,強化與高鐵南站的接駁和運力統籌工作,提高了勞務輸轉的效率和便利度。
三是防運并舉,包車輸轉。為從根本上解決防疫期間,車輛通行受阻、農民工返崗受限等問題,積極開展包車客運服務,會同各縣區交通運輸局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對當地政府組織的農民工返崗包車,納入疫情防控應急運輸綠色通道范疇,免收通行費。二是以縣區為單位,對同一目的地的人群按出行時間進行集中組織,制定專門的運送方案,提供“點對點”、“門到門”包車服務,直接送達目的地,降低感染風險。三是細化服務措施,嚴格車輛核載人數的1/2售檢票,落實乘客實名乘車,乘客隔位、分散就座規定,并隨車配備乘務員動態管控乘客,在車廂內設途中留觀區域。
2月16日起,計劃分批次組織天水鼎興汽車旅游公司輸送武山縣建檔立卡貧困戶400人赴廣東東莞鋰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務工,已于2月18日安全送達第一批次21人。2月18日又組織天嘉集團4輛旅游大巴輸轉清水縣建檔立卡貧困戶92人赴江蘇省南通榮威娛樂品有限公司務工。2020年2月19日,由天水鼎興旅游汽車有限公司承運,麥積區勞務輸出辦組織的116人踏上赴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群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務工之路。勞務輸轉和企業用車業務進展順利,并持續運營。在疫情防控時期,天水市運管局將不斷拓展符合運輸市場需求的新的運營模式。
四是一城一策,定制輸轉。針對項目施工單位、學校、廠礦等不同群體的出行需求,積極推行“一城一策”勞務輸轉工作。開通了直達廠區、學校、居民區、施工工地的定制公交、定制通勤車、定制班線客車,滿足群眾生產生活出行需求,做到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保障“兩手抓、兩促進”。主要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是按照復工復產要求,在主要媒體發布了“點對點、門到門”定制客運服務公告,暢通運輸信息渠道。公告主要內容為:開展定制客運的服務內容、承運企業名稱、車型、服務措施、聯系方式等,積極為廠礦企業、學校、復工單位、社會團體及外出務工人員等提供全天候、安全可靠、靈活便捷的客運服務,二是主動作為與各縣區政府勞務辦公室積極協調銜接,及時掌握團隊出行信息,及時聯系運輸企業,有效地將雙方需求聯系在一起,提高對接成功率。自2月10起,分別天水市龍頭企業華天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電器傳動研究所等返崗上班人員提供了定制通勤車服務。
五是立足脫貧,綠色輸轉。將交通運輸保障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統籌納入應急運輸的保障范圍,落實好綠色通道政策。優先保障并輸轉仔畜雛禽及畜禽、飼料和畜產品;優先保障糧、油、肉、禽、蛋、奶、果、蔬等涉農產品及煤炭、油氣能源等的運輸保障工作,確保涉農產品優先便捷通行,為農民增產增收和脫貧工作“保駕護航”。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