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使命擔當 緊盯突出問題
天水市推進八個專項整治有聲有色
![](/Files258/BeyondPic/2019-10/25/1910251015eb97a18ff2a5c18e.jpg)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天水市自覺將專項整治作為解決黨內突出問題的重大部署,作為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舉措,提高政治站位,主動對表對標,堅持全面整治與重點整治相結合、刀刃向內和開門整治相結合,緊盯“兩個維護”,緊盯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緊盯部分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病灶,緊盯制度短板,真刀真槍解決突出問題,一大批“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人民群眾對全市主題教育的滿意度穩步提升。
強化政治責任,“查改糾”壓茬推進。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圍繞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專項整治的指示批示,對表對標找準查實存在問題,對照8個方面的整治內容,結合市縣區和部門單位實際,全市已征求意見建議22425條,梳理形成意見建議清單6599條,梳理檢視問題清單9912條,把存在的短板弱項和癥結根源基本找準查實。不等不拖及時改進短板弱項,各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對照8個方面33個具體問題,對號入座,主動認領,結合實際抓整治、抓推進、抓提升, 目前已即知即改問題6367個,整改檢視梳理的問題5040個。從細從小糾轉提升工作作風,把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從樹立正確政績觀、有效精簡文件數量、嚴控會議數量規模、統籌規范督查考核、改進問責追責等方面,制定出臺全市《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二十五條措施》。市政府辦公室全面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重點整治在工作部署上不落實、亂落實、假落實、少落實、慢落實,機械落實、應付式落實等7類問題。市委黨校把習近平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列為各主體班次主課,保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的理論教育課程占到總課時的70%以上,持續強化黨員干部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堅持領導示范,“點線面”一體聯動。為確保專項整治高站位啟動,市委常委會率先帶頭,制定了市委常委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提出了8個方面21個問題57項具體整改措施,由每位常委牽頭分工負責推進落實,帶動各縣區和各部門、單位同步推進、聯動整改。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隴南市、成都市、重慶市就落實省政府支持政策,融入成渝經濟區進行考察學習和對接交流,促成絲路(天水)專家智庫等8個項目成功簽約,估算總投資11億元。市紀委監委針對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列出了21個具體問題,提出了84條推進措施,今年以來全市查處扶貧領域違紀案件297件,處理404人,問責扶貧領域失職失責領導干部39名。全市組織系統重新摸排確定204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正在按照“四個一”要求抓好整頓提升。秦州區廣泛整求意見建議,已完成中央部署的8個專項整治242個問題,省委部署的5項集中治理的128個問題和本縣區的120個問題,取得較好的整改成效。麥積區圍繞村容村貌整治,拆除“空心院”3425戶、危舊墻體1680處,清理亂堆亂放6150處,村道栽植綠化樹木40余萬株,硬化通組道路30多公里,清理垃圾5570多噸,創建清潔村莊70個,完成8000余戶農村清潔能源“三改一補”工程。
聚焦民生重點,“穩準實”攻堅克難。圍繞當前人民群眾所期所盼,天水市確定了醫德醫風、人居環境、物業管理等10個切口小、見效快的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盯準目標,穩扎穩打,多出實招,推動8個專項整治向基層一線延伸和拓展。武山縣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項目,修訂完善供水管理辦法,完善水費收繳制度,徹底解決了15個鄉鎮344個行政村42.68萬人的飲水不安全、不穩定問題,安全飲水覆蓋率和保障率分別達到100%和95%以上。市民政局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全面實施“單人戶”兜底政策,持續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加強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監管。市人社局堅決整治鄉村公益性崗位優親厚友問題,積極解決我市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難就業問題,為689名農民工追發工資待遇827.8萬元。市醫保局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查處扣減違規資金40多萬元。市生態環境局對中央督察組交辦的信訪件進行大起底、大排查,逐一盯辦落實,目前已完成辦結83.9%。市扶貧辦抓好“就業扶貧車間”工程,全市156家扶貧車間帶動群眾就業10352人,帶動貧困人口4093人就業。海林中科科技有限公司規范薪酬分配方案,確保每年按期為職工增長工資不低于少5%。天水風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籌集資金維修更換采暖管網,確保職工家屬溫暖過冬,合理規劃小區停車位、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
緊盯頑癥痼疾,“堵痛難”有效解決。聚焦群眾和企業意見相對較大、問題相對較多的行業領域,強化督促檢查和明察暗訪,真正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今年以來,市政府先后2批次取消、調整和下放市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事項38項、其他事項4項,大幅壓縮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投資項目設計批復和施工許可證核發時間,29個市級部門進駐市政府政務大廳,杜絕了授權不放權、兩頭受理和體外循環問題。秦安縣開展了以縣長進政務大廳現場辦一次公、領導干部包辦化解一件信訪案件、開展一次服務行業作風整頓等“六個一”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群眾的難心事。市委統戰部多次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推動落實支持非公經濟、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幫助協調企業貸款4.6億元,解決土地、法律糾紛等企業實際困難100多件。市衛健委開展執業藥師“掛證”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全市醫療機構綜合考評,從嚴治理醫療欺詐、虛假宣傳亂收費、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等亂象。市市場監管局嚴厲打擊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規行為,下架退市“辣條”問題食品969.54公斤,取締校園周邊小攤點37個,查處食品、保健食品無證照案件58件,罰款12.7萬元。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等部門單位積極搭建銷售平臺,加強產銷對接,較好破解了今年果品銷售難題,目前全市已銷售、儲藏花牛蘋果156.6萬噸。
建立長效機制,“庸懶散”得到治理。采取常態化督查督導、動態化監督管理、舉報受理、明察暗訪等方式,對發現的“庸懶散”和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及時跟進查處,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運行機制。今年以來,全市組織部門共整治不擔當不作為問題33起,問責處理相關人員68名,整治了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怕擔責、怕出問題,不想為、不愿為、不敢為的問題。市委辦公室強化問責問效,健全完善文件審核審查制度,從嚴從細把好發文關,嚴格會議審批,有效解決文件多、會議多的突出問題。甘谷縣著力改進工作作風,集中利用4天時間,組織縣四大組織領導和鄉鎮部門負責人,對全縣15個鄉鎮、11個部門的基層黨建和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行大觀摩、大調研、大學習、大評比。清水縣大力推行“三步督查法” 和“1234黨建督查”機制,將全縣18個鄉鎮劃為6個片區,縣直部門單位分為6大口,由縣紀委監委內設科室對應包干,通過優化督查方式提升了工作效能。
堅持典型引領,“精氣神”充分凝聚。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及時發現、選樹、褒獎一批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大力凝聚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秦州區拍攝的主旋律微電影《赤子》日前入選全國“守初心、擔使命”微視頻作品展,被納入千部主旋律電影展播活動。市委組織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天水日報社、甘肅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天水礦產勘查院聯合拍攝黨建微電影《大山深處答卷人》,以小題材折射天水經濟社會發展的光輝歷程。市委政策研究室積極編撰《天水市紅色旅游指南》叢書,成為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史國史、傳承紅色基因的可貴素材和生動教材。同時,堅持正向激勵引導,把敢不敢擔當、能不能擔當、會不會擔當作為識別、考察、選用干部的重要標準,今年以來,全市提拔重用脫貧一線干部103名,在職級并行中優先解決脫貧一線干部229名,宣傳樹立擔當負責、實績突出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典型事例187個,營造了爭先創優、主動作為的濃厚氛圍,推動了專項整治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