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美協采風團在武山縣四門鎮松樹村架豆王基地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天水市美協采風團在武山縣四門鎮松樹村架豆王基地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豆興軍正在創作)
應天水在線邀請,8月24日,天水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賈利珠帶領市美協副主席趙暉 、李博、張澤中 ,秘書長豆興軍,理事范毅宏 ,會員郭曉宏以及武山縣美術家協會主席康云海,副主席馬書寶、鄧雄、陳黎,副秘書長涂勝輝、李建芳,在武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弘彥的陪同下,來到武山縣四門鎮松樹村架豆王基地寫生采風,用畫筆描繪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石頭縫里長出的金豆角”,助力脫貧攻堅。在此,我們希望藝術家神奇畫筆下松樹村的“金豆角”,長上“金色的翅膀”飛向遠方。
(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豆興軍正在創作)
(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豆興軍正在創作)
武山縣四門鎮松樹村位于四門鎮東南部,轄12個自然村430戶2050人,總耕地面積3468畝。近年來,武山縣四門鎮黨委、鎮政府緊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入開展產業扶貧,在充分調研論證、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豆角產業。據統計,該村從2014年種植豆角39畝(其中貧困戶種植27畝)開始,經過鎮村兩級動員組織,2015年豆角面積達到150畝(貧困戶74畝)、2016年336畝(貧困戶180畝)、2017年428畝(貧困戶206畝)、2018年744畝(貧困戶378畝),到2019年豆角種植面積達到910畝(其中貧困戶種植412畝),預計產量達到1600噸,產值將達到460萬元,種植豆角的貧困戶戶均將增收9000元以上。目前,豆角已成為該村群眾廣泛認可的致富產業,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石頭縫里長出的金豆角”。
(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豆興軍正在創作)
(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豆興軍正在創作)
(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豆興軍正在創作)
(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豆興軍創作的作品《武山金豆角》)
豆興軍,現為甘肅省中國畫研究院畫家,甘肅省美協會員,天水市美協秘書長,天水書畫院特邀畫家。擅長寫意人物,作品落筆爽利,飄逸生動,寥寥數筆便神奇宛然,意趣自遠,表現出獨特藝術手法。 《三月里的風》入展由解放軍總政治部主辦“全軍美展”獲二等獎;《老山駱駝》入展在北京舉辦的“老山前線戰地美術作品展”,獲一等獎;《心聲》入展“甘肅省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六十周年美展”獲優秀獎; 《祖國在我心中》入展“甘肅省建黨七十周年美展”; 《藏族人物》入展“甘肅省第一屆群星藝術節美術作品展”; 《圣土》入展“西部風情--甘肅省美術作品展”,獲一等獎; 《有荷自然涼》入展“全國書畫小品展”,并被收藏; 《清風圖》被施耐庵紀念館收藏; 《向往》入展“甘肅省第三屆群星藝術節美術作品展”,獲二等獎; 《趕集》入展甘肅省廣播電視界迎“十一·五”書畫展,獲一等獎;《杜甫》入展“杜甫”隴右詩(意)書畫作品展;《藏族老人》入展“風從敦煌來--甘肅美術寫生展”,并成集出版; 《卓瑪》入選“甘肅省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畫展”,獲優秀獎; 《鄧寶珊與李大釗》入選“甘肅省重大革命歷史器材美術作品展”; 《留守老人》入選“美麗甘肅--美術寫生作品展”; 《情系舟曲》被中央領導人收藏; 2015年在天水市舉辦《家園守望者·群像》豆興軍中國畫展覽。 《鄧寶珊與李大釗》榮獲第二屆麥積山文學藝術獎美術類二等獎。 二十世紀80年代出版了連環畫《他和她》、《劉巧兒》。出版了《豆興軍中國畫集》、《豆興軍甘南人物素描集》,并先后在青島、濟南、北京榮寶齋舉辦了個人畫展。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為武山縣頒發“武山豆角”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天水在線小編為武山豆角代言)
(天水在線小編為武山豆角代言)
(天水在線小編為武山豆角代言)
(天水在線小編為武山豆角代言)
在近日召開的2019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暨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上,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為武山縣頒發了“武山豆角”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武山豆角”,高原夏菜,天然好菜!武山縣,生態良好,氣候宜人,地處渭河上游,屬秦嶺西北坡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縣內海拔在1340—3120米之間,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3℃,年均日照2331小時,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是高原夏菜最佳生產基地。(武山豆角咨詢電話是:0938——4993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