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線攝影報道 6月30日,天水在線應中國文聯主管《神州雜志社》副社長、作家、學者、金石書法家、新陽鳳源生態農業聯合會發起人毛曉春邀請,走進新陽鎮王田村杏園采訪。
當日,在王田村杏園,小編看到有許多游客在杏園采摘、游玩。據溫集村支部副書記溫玉君介紹,今年新陽大黃杏獲得了大豐收,銷售情況也比較好,目前,已有90%的杏銷售完畢;特別是這兩年搞的新陽杏花觀賞節,極大的提高了新陽杏的知名度,也促進了新陽杏的銷售。
據悉,新陽鎮曾是隴上種植杏最早的區域,尤其該鎮農民種植的比利時,農民又親切的叫他大洋杏,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據傳是比利時傳教士覺得新陽鎮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比利時差不多,便帶來種植傳播了開來,這也說明新陽鎮大面積種植杏的最早歷史。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新陽大黃杏豐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