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7/BeyondPic/2019-4/30/1904301535bc809678ddde03e2.jpg)
今年,省上下達天水市旱作農業項目頂凌覆膜任務面積71萬畝(秦州區10萬畝、麥積區8萬畝、武山縣12萬畝、甘谷縣14萬畝、秦安縣6萬畝、清水縣12萬畝、張家川縣9萬畝),截止4月24日,全市共完成頂凌覆膜面積71.3萬畝,占任務的100.42%,其中:秦州區完成10.01萬畝、麥積區完成8萬畝、武山縣完成12.11萬畝、甘谷縣完成14.1萬畝、秦安縣完成6.08萬畝、清水縣完成12萬畝、張家川縣完成9萬畝,全面完成了2019年旱作農業項目頂凌覆膜任務。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認真安排部署。根據今年我市早春降水偏多,氣溫偏高,土壤解凍早,土壤墑情較好的實際,我市對頂凌覆膜工作及早安排,全面部署。在2月2日召開的全局近期重點工作安排部暑會議上,對頂凌覆膜等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在3月14日召開的全市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局局長會議上,對以頂凌覆膜為重點的春耕農業生產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縣區在全力做好地膜等物資的采購、發放工作的基礎上,搶抓農時,組織群眾全面開展頂凌覆膜工作。在覆膜關鍵時期,市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帶領技術人員多次深入覆膜現場檢查指導,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市、縣區農業部門緊密結合“千名農業科技人員服務春耕生產助推脫貧摘帽”活動,組織農技人員開展以頂凌覆膜為重點的春季農業生產服務,進一步推動了頂凌覆膜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各縣區在項目任務下達后,積極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成立了旱作農業頂凌覆膜工作行政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任務落實由鄉鎮負責,技術指導由農業農村局負責,建立嚴格的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層層靠實工作責任,科學規劃,預留地塊,狠抓措施落實,實行統一指揮、統一指導、統一驗收、統一考核。
二是多方籌措資金,保障物資到位。2018年9月,根據省農牧廳《關于印發做好2018年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示范縣建設項目及2018-2019年度旱作農業項目實施方案和資金計劃的通知》(甘農牧財發〔2018〕70號)精神,在落實省級旱作農業地膜補助資金的基礎上,市農技中心按照市農業農村局安排,及時與市財政部門銜接,落實市級配套資金71.2萬元,下達到各縣區,并督促各縣區嚴格按照物資采購程序,以政府公開招標采購的方式對補助地膜、新型農機具進行了招標采購,確保了頂凌覆膜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今年項目補助資金額度大幅度減少,為此,各縣區也多方籌措資金用于地膜、肥料、農機具等物資的購置補貼。麥積區從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農技體系建設項目中整合部分資金,用于頂凌覆膜肥料補貼。通過加大資金的投入,強化技物配套服務,有效地解決了農民投入不足的問題,促進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全面完成。據統計,今年全市頂凌覆膜共落實地膜4269噸,占總需求量4260噸的100.2%,其中:省級補助到位409噸,市級補助到位41噸,農戶自籌3819噸。
![](/Files257/BeyondPic/2019-4/30/19043015357b62b2b0f0cc9cc8.jpg)
三是強化宣傳培訓,搞好技術服務。為了進一步提高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普及率,做到家喻戶曉,市、縣、鄉三級農技部門始終把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放在項目實施的首位,結合開展“千名農業科技人員服務春耕生產助推脫貧摘帽”活動,組織技術干部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田間指導與咨詢服務相結合、培訓鄉村干部與培訓農民技術員相結合、旱作農業示范區項目與其它項目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培訓活動。農技人員就頂凌覆膜容易忽視的覆膜后扎滲水孔、平鋪等問題在田間地頭進行巡回跟蹤培訓指導,并對群眾加強旱作農業創新模式、農機農藝有機融合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進行宣傳培訓指導,在積極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同時,不斷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農田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技術和良種示范推廣力度,受到了項目區農民的一致好評。全市共舉辦培訓班224期,召開現場會38場(次),廣播電視講座62期,培訓農技人員560人,培訓農民8.95萬人(次),發放資料10.18萬份。
四是辦好示范基點,開展技術創新。堅持走典型引導、輻射帶動、整區域推進的路子,始終把建辦高質量、高標準的示范點作為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以確保我市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推廣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并收到實實在在的示范效果。在示范點開展新品種引進、配方施肥等試驗示范,通過創辦示范基點,進一步提高了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種植玉米的積極性,提高了農業科技普及率。全市共建立示范基點44個,示范總面積27.49萬畝,其中:萬畝示范點14個,示范面積18.41萬畝;2000畝以上示范點30個,示范面積9.08萬畝。
五是加大先進農業適用技術推廣,促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市、縣區農技部門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品種、新型適用農業機械的引進與示范推廣力度,開展機械深松和旋耕整地、機械鋪膜、全膜雙壟溝播、配方施肥等技術的集成與示范推廣,創辦綜合技術示范點,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加快了覆膜進度,提高了覆膜質量。今年頂凌覆膜期間,各縣區加大覆膜機具推廣應用力度,投入各類農機具總量達到26844臺(套),其中:人力起壟機23839臺、機械牽引起壟覆膜一體機298臺、旋耕機及配套拖拉機2706臺(套)。
六是強化廢舊地膜回收,減輕環境污染。為切實抓好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各縣區農業農村局組織相關回收企業,充分利用春季頂凌覆膜期間集中揭膜、收膜關鍵時期,全面開展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一是市、縣區農業農村局多次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農膜市場聯合執法,專項檢查農用地膜市場,對不符合我省質量標準要求的農膜產品采取高壓打擊態勢,超薄地膜不得入市、不得進田,堅決杜絕超薄農膜、劣質農膜的生產、流通及使用。二是全力抓好村級廢舊農膜集中回收網點建設,積極采取農膜“以舊換新”及兌換小商品方式,有效提升了廢舊農膜回收率。三是廣泛開展宣傳動員,通過出動宣傳車,制作宣傳版面,發放明白紙等方式,積極動員群眾、地膜回收企業對田間地頭及道路沿線、村舍周邊、河道溝渠等區域廢舊農膜開展集中撿拾回收清理,有效降低了廢舊農膜污染。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共回收廢舊地膜2200噸。
![](/Files257/BeyondPic/2019-4/30/1904301535ba78bd709890eb53.jpg)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