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天水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蔣曉強對《條例》起草情況和基本內容作說明
3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天水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會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曉強對我市出臺《條例》的必要性、起草和審議過程以及《條例》的基本內容向會議作了說明。
我市古樹名木種類多、樹齡高,現有古樹1600多株,銀杏、白皮松、玉蘭、衛矛等10多種名木,都是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享有盛譽。但隨著城鄉建設的不斷拓展,部分古樹名木生長環境屢受侵蝕,加之受病蟲危害、管護措施不力等因素的影響,生長現狀堪憂,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立法十分必要。我市自去年啟動古樹名木保護立法工作以來,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精心起草、廣泛論證,于2018年10月19日向市人大常委會提出審議《天水市古樹名木條例(草案)》的議案。市人大常委會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則,先后兩次開展審議,并征求了省人大常委會相關工委的意見建議。2019年1月13日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條例》后,按照法定程序將《條例》報請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
《條例》共二十四條,主要對立法目的、定義分級、適用范圍、保護原則、管護責任、禁止行為、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條例》的出臺必將對加強我市古樹名木保護、弘揚歷史文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