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7/BeyondPic/2019-3/8/1903081529200b2e8a1aa81e8c.jpg)
3月8日,由國家開放大學天水學院舉辦的“開放天水大講堂”2019年第一講舉行。日本多摩美術大學青木淳教授應邀作題為《復原日本東大寺大佛的臉——絲綢之路•麥積山石窟•彬縣大佛寺石窟的殘像》的報告。
市委常委、副市長宮輝致辭。來自我市基層一線的美術、書法教師,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院、大像山、水簾洞文管所的領導和專家等共300余人聆聽了報告會。
![](/Files257/BeyondPic/2019-3/8/1903081529e51cfe5a22ee8390.jpg)
宮輝在致辭中說,天水被譽為羲皇故里,也被稱為易學故里、易學之都,青木淳教授的到來將開啟學術交流活動的新篇章。對促進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文化交流,進一步提高我市藝術工作者藝術素養(yǎng),拓展國際視野,強化文化對外交流,提高開放合作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Files257/BeyondPic/2019-3/8/19030815298d144c17aceefef4.jpg)
青木淳教授任日本文部省內地研修員,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及客座教授,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中世史研究會會員。著有《日本佛教人名辭典》、《大藏經(jīng)全解說詞典》等書20余部,發(fā)表論文100多篇,成果豐碩,多次來華講學,廣受業(yè)界好評。
![](/Files257/BeyondPic/2019-3/8/19030815292a90a861faa4fe70.jpg)
報告會上,青木淳教授以復原日本東大寺大佛的臉為切入點,從印度到中國的大佛路、天水(麥積山)與西安(大佛寺)的大佛、從中國到東方國家的絲綢之路、前往奈良東大寺的盧舍那佛(大佛)的路程、遺留在正倉院和日本各地的隋唐文物和文化交流持續(xù)至今的中國和日本等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使現(xiàn)場人員對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有了深入了解。
![](/Files257/BeyondPic/2019-3/8/1903081529a294806c3bfb1afe.jpg)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