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文化魅力 豐富文化內涵
全市各級文化館助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文化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骨干力量,是反映城市文化底蘊,彰顯城市魅力的重要平臺。是為廣大市民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和陣地。今年以來,全市各級文化部門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豐富文化形式、充實文化內涵,提高文化服務水平,使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得到發揮和彰顯。特別是近一段時期,各級文化館組織承辦的各類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Files257/BeyondPic/2019-3/6/1903061506de2169e9d14f4023.jpg)
(2019年春節廣場文化惠民演出)
2月8日至20日,市文化館參與承辦2019年春節廣場文化惠民演出,共演出五場80多個節目,參與演出人員近200人,為天水市民呈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2月11日在市文化館文藝廳正式拉開序幕的第九屆戲曲票友大賽吸引了來自我市兩區五縣的戲曲愛好者,他們精彩的表演讓我市的戲迷朋友過足了戲癮。2月12日,由天水市文化館承辦的“時代丹青—中國畫博士十二人作品邀請展”隆重開幕。展出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培養的十二位美術學博士研究生的創作精品。畫展充分展示了各自文化藝術風格。
從元月份開始,由秦州區文化館承辦、參與的“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迎新春“生態秦州”寫生攝影展、迎新春廣場文藝示范展演、秦州區干部職工書畫攝影作品展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在全區范圍內陸續開展。
2月13日,麥積區“水墨華章”迎春書畫展在區文化館舉行,參展的60多幅書畫作品皆為區書協、美協會員們悉心創作的,作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從元月份開始的“文化下鄉”活動、“文化志愿者送春聯”等活動,豐富了麥積區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Files257/BeyondPic/2019-3/6/190306150690656410faaa4ef5.jpg)
(秦安縣“過年七天樂、精品群藝匯”群眾性文化專題匯演活動)
2月12日,秦安縣群眾性文化專題匯演在縣文化館舉辦。活動以“曲藝、秦腔、歌曲、舞蹈、器樂”為主,兼及燈謎、木偶、皮影戲等非遺類項目展示展演。秦安縣文化館還承辦了干部職工書畫展、第二屆農民書畫展、燈謎晚會、大型群眾公益文化講堂“成紀講堂”等。這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廣泛參與、社會普遍關注的節日文化活動的舉辦和開展,進一步豐富了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廣大市民深刻體驗到了一份“張燈結彩七天樂,鑼鼓喧天精品匯”的文化盛宴。
2月17日晚,甘谷縣文化館承辦的“慶新春•迎元宵”燈謎競猜活動吸引了上千名群眾前來觀看、競猜。大家圍擠在一個個燈謎前,或三五成群的討論,或摩肩接踵的搶答……傳統特有的燈謎競猜,既弘揚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又啟迪了智慧、豐富了知識。
2月19日,由武山縣文化館承辦的秧歌展演活動吸引了四里八鄉成千上萬名群眾獅舞、旱船、龍燈、旋鼓舞、抬花轎、杠老爺等原汁原味的地方民俗文化與非遺文化元素的節目輪翻上演,給人民群眾帶來一場盛大的民俗文化大餐。武山縣文化館還舉辦了文化志愿者惠民演出活動、首屆隸書研究展、首屆少兒春晚、全縣廣場舞大賽、旋鼓舞匯演等活動。
![](/Files257/BeyondPic/2019-3/6/1903061506978a34c892a3b3ea.jpg)
(清水縣文化活動)
元月份至今,清水縣文化館承辦了“賀新春•拜大年”文藝演出活動、“扶志扶智”文化惠民演出、義務書寫春聯、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 首屆少兒春晚、元宵節綜藝晚會、秦腔大獎賽歷屆優秀選手演唱會等文化活動。在軒轅廣場舉辦的“賀新春•拜大年”文藝演出活動在省內外引起極大關注。活動現場,70條龍表演龍騰盛世,其中56條大龍象征56個民族,其寓意為祈福祖國在新的一年里各民族大團結,和和美美,欣欣向榮。70對雄獅表演獅鬧新春,70面大鼓、70面鈸表演鼓振雄風,70條旱船表演行穩致遠,70人合唱隊表演歌唱祖國。通過舞龍、舞獅、彩船、秧歌、道教音樂等傳統民俗表演,全面展示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喚起民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清水縣文化館開展的文化活動內容地域特色鮮明、時代精神凸顯、內容健康向上、形式絢麗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助力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智力保障和文化支撐。
2月19日,由張家川縣文化館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縣行政中心廣場上演,精彩紛呈的節目吸引了眾多觀眾。男女對唱花兒《園子里長的綠韭菜》歡快的節奏、悠揚的曲調再現新時代花兒積極向上的特點,武術表演《陰手棍》讓群眾大飽眼福……“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送文化下鄉、書畫展覽、迎元旦文藝演出、付川小曲演出、少兒春晚、秦腔晚會、送書畫下鄉,從2018年12月至今,張家川文化館開展了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動,把文化活動送到了鄉鎮、送到了田間地頭,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使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了新時代新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