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繪製月份牌 傳統年味畫中來
■創作中的李冰。香港文匯報記者劉俊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俊海 甘肅報道)今年已經80歲的甘肅省天水市老藝術家李冰是甘肅省著名的「月份牌」年畫畫法藝術家,臨近春節,他把自己創作的《虎娃》、《門神》、《喜嚐豐收果》及《送福到家》等4幅年畫翻印展出並進行銷售,為人們帶來傳統的「年味」。
李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去年他翻印了2萬張「月份牌」年畫,幾天時間便銷售一空,可見人們還是很喜歡傳統年畫的。他表示,這些年,慕名而來學習年畫的美術愛好者日漸增多,當地還有高校將「月份牌」年畫列入了教學課程,專門請他前去授課,這讓他十分欣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畫是過年的必備品,而「月份牌」年畫則是其中最為流行的一種--鮮艷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畫面,象徵喜慶和吉祥。
李冰介紹說,「月份牌」年畫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因其畫面附有年月曆表而得名為「月份牌」年畫,內容最初以古代美女和現代都市女性為主。上世紀50年代後,以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和自然風景為主題的「月份牌」年畫大受歡迎。與其他畫不同的是,「月份牌」年畫採用的是水彩,不勾線,畫出來的作品像照片一樣逼真。
赴多地學藝 一畫五十年
「小時候過年,母親都會叫我去買年畫,還專門叮囑我要買顏色鮮亮、喜慶一點的年畫,貼在屋裡,有過年的氣氛。我從那時起,就對『月份牌』年畫產生了興趣!估畋f。
李冰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月份牌」年畫,當時正是「月份牌」年畫的繁榮期。為了學好、學精,他還專門前往浙江、天津等地拜師學藝,這一畫就是50年。1966年,李冰的年畫處女作《送子到農村》一經出品便廣受好評。上世紀80年代,他的代表作《虎娃》以50萬張的印刷發行量,創下了當時年畫發行的新紀錄。
說起《虎娃》的創作,李冰記憶猶新。他說:「當時國家正提倡計劃生育,當地政府部門找到我,讓我創作一些相關的作品,來宣傳推廣計劃生育政策。那年正好是虎年,而農村很多人家裡都有骨頭枕和虎頭帽,我就結合這些元素,再加上胖乎乎的可愛小男孩,用了整整20天時間,反覆修改,才創作出了《虎娃》!
“月份牌”年畫展現傳統“年味”
大公網蘭州29日訊(記者劉俊海)今年已經80歲的甘肅省天水市老藝術家李冰是甘肅省內唯一一位掌握“月份牌”年畫畫法的藝術家,臨近春節,他把創作的《虎娃》《門神》《喜嘗豐收果》《送福到家》等4幅年畫翻印進行展覽和銷售,為人們帶去傳統的“年味”。
李冰告訴記者,去年翻印的2萬張年畫,幾天時間售罄,可見人們對傳統的年畫還是很喜歡,這讓他很感動,也激發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近年來,慕名前來學習繪畫的美術愛好者趨之若鶩,天水市一高校美術系也將“月份牌”年畫列入了教學課程,專門請他前去授課,這讓他很欣喜。目前,他也收了7個徒弟,而在自己開設的畫室里,周末也會開設課程,教一些小學生畫年畫,他希望能將這項傳統傳承下去。
(《龍的傳人》,劉俊海攝)
60年代“月份牌”年畫曾盛極一時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逢年過節,辦喜事貼年畫曾經是全國城鄉百姓非常熱衷的事情,而“月份牌”年畫是其中最為流行的一種,其鮮艷的色彩,逼真寫實的畫面,喜慶又吉祥。如今已經很少能夠看到“月份牌”年畫,而從事其創作的的人也越來越少,這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回憶。
李冰介紹說,“月份牌”年畫最早是在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產生,因其畫面附有年月歷表而得名為““月份牌”年畫”,內容最初大多是以古代美女和現代都市女性為主,解放后,反應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和自然風景為主題的“月份牌”年畫受到廣大百姓的喜愛。與其他畫不同的是,“月份牌”年畫是用水彩紙、水彩筆、水彩顏料,不勾線,畫出來的作品像照片一樣逼真。
(《歌唱祖國》,劉俊海攝)
堅持“月份牌”年畫創作50載
“小時候過年,母親都要叫我去買年畫,還專門叮囑我要買顏色鮮亮、喜慶一點的年畫,貼在屋里,有過年的氣氛。我從那時起,就對“月份牌”年畫產生了興趣,但是因身體原因,沒有步入大學,但是對它的喜歡一直沒有減少!崩畋f。
上世紀60年代初, 李冰開始學習“月份牌”年畫,當時正是“月份牌”年畫的繁榮期,他還專門去浙江、天津等地拜師學藝,一畫就是50年。1966年,他的年畫處女作《送子到農村》在當時很受人們喜愛。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創作步入鼎盛期,《虎娃》是他的代表作,曾印50萬張,在當時年畫的印刷發行排行中創下新記錄。
(《虎娃》,劉俊海攝)
說起《虎娃》的創作,李冰記憶猶新。他說:“當時國家正提倡計劃生育,當地政府部門找到我,讓我創作一些類似的作品,來宣傳推廣計劃生育政策,我就想到那年正好是虎年,在農村很多人家里有骨頭枕、虎頭帽等等,我就結合這些元素,再加上胖乎乎的可愛小男孩的形象為主題,反復修改和討論,用了20天時間,終于創作了《虎娃》,面世后,果然很受人們喜愛,特別是農村的小媳婦。”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