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1cb0ca9babd781bd.jpg)
▲郭娟給參加培訓的婦女示范(左一)
![](/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051605deb8289eb7.jpg)
▲康淑芳手指關節嚴重變形,但絲毫不影響她干活的興致
![](/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3bca69baca1e7daf.jpg)
▲培訓室一片忙碌.
在決戰脫貧、決勝小康的關鍵時期,天水市婦聯針對農村貧困婦女需在家照顧老人、孩子,不便外出務工等情況,探索創新婦女產業扶貧新模式,在全市貧困鄉鎮(村)推廣創辦“扶貧車間”,促進了“輸血式”脫貧到“造血式”脫貧的轉變,有效帶動2000多名貧困婦女就近居家就業,真正實現了顧家、增收“兩不誤”。
天水:51個“扶貧車間” 帶動2000名農村婦女居家就業
1 “‘扶貧車間’的興辦,正好給貧困婦女提供了一個既能顧家,又能掙錢的好機會。經過培訓,村里已有20多名婦女居家就業!
上班、下班,年過五旬的楊彩琴做夢都沒想到,泥土里“刨食”半輩子后,大字不識幾個的她有一天竟然還能做起“工人”來。
楊彩琴是甘谷縣磐安鎮莫周蘭村人。6月30日,村里“扶貧車間”在村委會大院掛牌后,和她年齡不相上下的一幫子婦人感覺很新鮮,都跑去瞧個究竟。
“主要從事手工納鞋底、勾鞋邊、鞋花、鞋面等工作,先培訓1個月,培訓期每人800元。一個月后自己手中出的半成品經驗收合格就算出師,在這之后,每人每納一雙麻鞋底,按碼數大小付工錢40元至45元,其他產品同樣計件付酬!闭驹谌巳褐校瑮畈是僬б宦牬嗽挘行┌胄虐胍伞
“在農村,和我一樣年紀的女人哪個不會做鞋子?平時天陰下雨、地里沒活時,前去串門子的婦人手里大多都拿著針線活,盤在炕頭邊做活邊侃家長里短,一個下午眨眼就過去了。按‘扶貧車間’負責人的說法,今后干這活就能給自己掙錢了?”楊彩琴當時心里嘀咕道。
掛牌當天,依姓名、家庭情況、貧困類型等內容,莫周蘭村貧困婦女“扶貧基地”花名冊上,有了村里20多名婦女的家庭信息。2天后,經過老師教授,報了名的第一批婦女隨之“上崗”。
楊彩琴是第二批前來接受培訓的十幾名貧困婦女中的一名,8月3日,是她“上班”的第13天。上午10時許,當天領來的空鞋底上,密密麻麻的針腳已納了一半,按她的進度,如沒別的干擾,晚飯后加個班一天完成兩只鞋底應該不成問題,一個月下來就能掙2000元左右。
個頭不高的楊二平是莫周蘭村人,此前從未出門打過工,目前是這個點的臨時負責人。一說起“扶貧車間”,她連聲叫好:“培訓期早7點至11點,下午2點至6點到基地‘上班’,培訓期滿則可隨意,家里家外、田間地頭,只要手閑都能干此活,對于村婦來說這種‘就業’模式很實在,很不錯。”
楊二平說,“扶貧車間”項目是采取“政府+企業+經紀人+貧困戶”的形式,屬政府引導、企業帶動、經紀人負責、貧困戶參與的一種居家式就業模式。把“工廠辦到家門口”,把產品的加工融入當地農戶家中,讓貧困戶婦女在家門口或自家炕頭就能就業,這種靈活就業模式做到照顧家庭、作務農活與上班掙錢三不誤,成為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脫貧手段。
2 “自己掙的錢,花著有底氣!
“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其他時間都在鉤,一天能鉤5雙左右,少說也能掙三四十元,好得很!”麻線纏繞、鉤針飛舞,甘谷縣新興鎮半屲村年逾六旬的老人康淑芳坐在自家炕頭上,手頭的純麻鞋面花邊正鉤得起勁兒。
由于患類風濕疾病,老人的雙手關節看上去已嚴重變形,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干活的興致。從老人一頭時髦的卷發和滿臉的笑容看,她對自己自食其力信心十足。
年近四十的牛軍霞快人快語,干活潑辣,也是這個村“居家式”“跟進式”就業婦女的牽線搭橋者。
牛軍霞說,自從甘谷雅路人麻編鞋業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后,在甘谷縣城“陪讀”的她在接娃、做飯之余,開始在該公司靈活就業。之后這幾年,經她介紹或宣傳,該公司在半屲村的居家就業婦女越來越多,她的母親、妹妹、姥姥、奶奶,均在其列,能利用閑暇時間賺取或多或少的生活費,老老少少笑逐顏開。
記者連續串了幾家門子,每家的炕頭上、廊檐下,均能看到麻編者的身影,她們或獨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干得起勁。牛軍霞說,目前村里已有30多名婦女一邊打理家務,一邊居家就業。
甘谷雅路人麻編鞋業有限公司是到貧困鄉鎮(村)建立“扶貧車間”的其中一家企業。今年6月起,該公司在甘谷縣安遠鎮、謝家灣鄉年家灣村、大像山鎮樊家村、磐安鎮莫周蘭村等6個鄉鎮率先設立“隴原巧手扶貧基地”,吸納帶動當地的陪讀家長和留守婦女就業,直接或間接帶動了當地300多貧困婦女居家靈活就業,預計創造家庭總收入達300余萬元。
“扶貧車間”靈活就業的女性以已婚婦女居多,她們一致認為,以前農閑時湊一起除了聊家長里短,就是沒事找事瞎轉悠,現在好了,扯閑話的時間都用來掙錢了。
3 “幫助他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幫助自己!
郭娟是河南姑娘,2010年大學畢業,2011年來到甘谷創業。2008年,正在上大二的她和同學院甘谷籍學子牛先生談起戀愛,那年秋季開學時,當她從對象手中接過一雙純手工的甘谷麻鞋時,頓覺愛不釋手,便一邊求學,一邊在網上開了家淘寶店,專賣甘谷麻鞋。大四時,由于面臨畢業雜事纏身,沒太多精力打理店鋪便暫時關了。有了這段經歷,大學畢業后,她隨對象來到甘谷,多方籌資和對象創辦了甘谷雅路人麻編鞋業有限公司。
說起今年創辦“扶貧車間”這事,她說,最近一個多月,由于去“扶貧車間”的次數多,總能聽到這樣一種聲音:“我們能在家掙錢,說白了要感謝你們!甭牭健案兄x”二字,她總是感動不已。她總覺得,能把自家公司的產品加工延伸到千家萬戶,吸納這么多當地做純手工鞋的“老把式”來給公司干活,是公司“賺著了”!
為了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婦女力所能及的力量,近兩個月以來,天水市婦聯積極組織引導農產品加工、服裝制造、輕工紡織等企業到貧困鄉鎮(村)建立“扶貧車間”,為貧困婦女搭建就業平臺,進一步引領全市貧困婦女向知識型、技能型、藝術型婦女轉變,以“政府+企業+貧困婦女”的運行模式,引導零散家庭式手工藝品制作向規;、市場化發展,實現了貧困婦女“足不出戶、就地致富”的目標,走出了一條企業降低成本、婦女增收致富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目前,天水市已率先已在甘谷、武山、張家川等縣區建成“扶貧車間”51個,可帶動2000多名貧困婦女就近居家就業,每人每月平均創收達2000元左右,真正實現了顧家和增收“兩不誤”。
郭娟說,就雅路人麻編鞋業有限公司而言,今年后半年僅手工千層底就需要3萬雙,按每雙手工費40元至45元付人工費計算,公司僅這項就能給就業婦女付費100多萬元,另有2萬余雙麻鞋需鉤鞋面、鞋邊、鞋花,這些算下來,“扶貧車間”就業的婦女總計能掙200余萬元。
郭娟說,公司給就業者提供靈活就業平臺,就業者按要求給公司干活按勞取酬,要做到這個,首先要把公司經營好。隨著公司直營店、加盟店、微商團隊等相繼創建,銷售渠道比以往多了許多,按目前“私人訂制”及大眾消費看,明年年銷量能在現有基礎上翻上一番,到那時,用工人數會更多!皫椭,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幫助自己!惫晷χf。
文/圖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 王蘭芳
![](/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d43ff5c87e09790e.jpg)
▲正在干活的娘兒倆
![](/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042d26804f32bbc3.jpg)
▲郭娟(右一)給參加培訓的婦女示范
![](/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758d15530db6d476.jpg)
▲莫周蘭村扶貧基地
![](/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ba09004f028713a4.jpg)
▲能在家門口就業,楊彩琴(中)和同伴都很開心
![](/Files256/BeyondPic/2018-8/10/18081008009bfd01322b34da85.jpg)
▲為了標準計件,納好的鞋底上都有就業者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