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服務職能,積極轉變作風,扎實開展誠信建設,不斷健全規章制度,優化簡化交易流程,做實做細服務工作,強化服務能力和水平,落實十四項創新服務舉措,全力保障項目交易順利實施。
明確“業務受理AB崗”。健全科室“AB崗”制度,加強工作銜接,避免出現無人在崗或雖有人在崗但業務不熟的情況發生,確保每個崗位都能流暢受理項目交易辦理事項。
建立“首問責任制”。對來人、來電咨詢、查詢、投訴、質疑的,無論是否屬于本科室范圍的事情,首先受到詢問的同志要負責指引、介紹或答疑,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拒絕或拖延處理。
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印制“便民服務冊”,詳細記錄各類項目入場交易服務流程,一次性告知其所要辦理業務的依據、時限、程序、所需資料等情況,不讓群眾多跑或白跑。
開展“前置輔導”。安排業務熟、素質高的骨干人員,主動對接項目計劃,積極和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溝通銜接,跟進落實項目進場交易前置手續。
落實“即來即辦”。業務人員應及時審核有關材料,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事項,不多拖延一秒鐘,即來即辦。同時公示了工程建設類項目公告發布事項“最多跑一次”,利企便民。
實現“網上報名”。通過提升軟件水平和優化招投標服務流程,實現了項目報名在線辦理,即減輕了投標企業負擔,加快了報名效率,又極大地推進了“接放管服”改革的有效落實。
取消“報名資格條件資料核驗”。優化服務機制,借鑒外地經驗,先后取消了政府采購類、交通水利類網上報名資格條件資料核驗環節,提升了服務效能。
實施“容缺受理”,對符合條件的工程建設類項目和精準扶貧項目,輔導招標人提出申請,經行業主管部門批準,招標人承諾缺項補遺后,先辦理進場交易登記,在補齊相關資料后,按時組織開評標工作。
延長服務時限。為了加快項目交易落地進度,方便市場交易主體,中心利用有限的服務場地,主動延長服務時限、加班加點,避免超時、延誤等情況發生。
開辟“綠色通道”。對精準扶貧等重點建設項目,在符合法律法規基礎上,提供從交易入場、組織開評標、核驗中標通知書的“服務一條龍”,實現特事特辦,提高交易效率。
強化“限時辦結”。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創新工作流程,按照準時、規范、高效、負責的原則,對待辦事項必須在規定時限內予以辦結完成。
簡化“保證金退付”。積極落實“四辦”改革,簡化服務流程,項目交易完成后,未中標企業“保證金退付”不再需要代理機構提出申請,中心內部流轉及時退付,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減免交易服務費。對精準扶貧項目、保障性住房項目和教育類建設項目,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免收或減半收取項目交易服務費,最大限度減輕招投標人負擔。
深化“統計分析”。中心每月對項目入場、完成交易、交易金額等進行統計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市區縣各級政府項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引導等提供決策參考。
截止今年5月31日,中心累計接待來電來訪咨詢1300余人次,進行前期輔導617項,容缺受理45項,對336個項目減免交易服務費122.89萬元。完成交易項目739個,交易標段1223個,交易金額310.50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3.99%、21.69%、215.95%。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