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四個自信”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
麥積區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麥積區紀委緊緊抓住廉政文化建設這個靈魂,充分挖掘本地的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汲取家規家風、鄉規民約中的精華,同步實施廉政警示教育、廉政文化陣地建設等多項措施,將廉政文化建設融入各個領域,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堅定“四個自信”,真正把黨的觀念和廉政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轉化為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力求達到“文化潤內、養德固本、促進工作”的目的。
抓“六個一”活動,強化基層黨風廉政教育
區紀委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層層組織廉潔警示教育,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勤政廉潔和拒腐防變意識。
扎實開展“六個一”活動。在全區村和社區干部中深入開展以“六個一”為內容的黨風廉潔教育(編印一本廉潔教育讀本,建立一個廉潔教育短信平臺,配發一套廉潔教育光盤,建立一套個人廉潔檔案,制定一份廉潔自律規范,公開一份廉潔履職承諾書)。編印廉潔教育讀本2200冊,配發廉潔教育光盤520盒,為1600余名村和社區干部建立廉潔檔案,簽訂廉潔履職承諾書1600余份。推動警示教育常態化。組織全區黨員干部開展“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增強四種意識答題活動”,組織開展各類警示教育活動53場(次),集中觀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等多部專題教育片,通過正反兩方面典型案例,進一步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廉潔從政的表率,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推進廉潔短信提醒常態化。區紀委緊盯重要時間節點,發揮廉政短信平臺精準、及時、便捷優勢,讓廉政教育滲透到每位領導干部的節日生活中,教育、警惕黨員干部節日期間不忘廉潔自律,潔身自愛,已發送100余條20000多人次短信。
抓陣地建設,積極搭建廉政文化平臺
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依托區委黨校共建“麥積區廉政文化理論教育基地”,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定期組織全區黨員干部輪流接受廉政教育。打造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在區直部門、鎮(街道)、村(社區)三個層面,按照“五好、一高”標準(責任落實好、廉政氛圍好、監督機制好、干部作風好、為民服務好、群眾滿意度高)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創建活動。20個鎮(街道)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廉潔因素,突出特色亮點,加強黨風廉政示范點建設,如新陽鎮黨風廉政示范點著重突出當地胡氏家族忠孝廉勇的家規家風,麥積鎮紅崖村黨風廉政示范點著重突出仁義禮智信主題。村和社區著重突出黨務政務監督欄,真正做到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充分保障群眾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打造廉政文化宣傳點。在城區交通要道、高速公路沿線安裝電子顯示屏宣傳標語7處,設置黨風廉政建設固定標語2處,在渭河風情線、馬跑泉主題公園等一些景觀長廊適宜區,設立廉潔文化標識、標語、圖牌板、公益廣告牌等,形成視覺沖擊,不斷強化、鞏固廉潔從政理念。
抓資源發掘,豐富廉政文化內涵
感悟先賢風范。潘集寨學校、溫集初中兩座“百年名校”常年懸掛當地名人鄉賢圖片、校訓,琥珀中學建立校史文獻成列室、書畫室,從學生抓起,培養青少年愛國愛家、廉潔奉公的道德情操。協助甘肅省電視臺“隴原清風”欄目拍攝制作了以“羊倌御史”夏景和歷史事跡為主線的專題片,尋訪夏景和不畏強權、鐵面執法執紀精神的當代傳承和延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獲得啟示,以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培養清廉家風。通過挖掘、推廣街亭仙氏、三岔鎮閆氏、馬跑泉鎮潘氏胡氏、石佛鎮郭氏、新陽鎮胡氏、琥珀鎮霍氏等優秀家風家訓,弘揚清廉家風,舉辦“傳承好家風、晚霞別樣紅”征文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注重優良家風傳承。用好紅色資源。充分利用麥積區大革命歷史紀念館,大力弘揚犧牲奉獻的紅色文化,加強紅色革命精神文化建設,進一步充實滋養廉政文化內涵,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麥積區大革命歷史紀念館1.2萬人(次),通過現場參觀、聆聽講解,感受革命先烈的奮斗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政治品德、黨性修養。
抓文化延伸,擴大廉政文化覆蓋面
開展家庭助廉行動。組織各部門單位開展“家庭助廉”活動,發放“家庭助廉”倡議書,及時督促家庭成員思廉、明志、養德、敬業,常吹廉風、念廉經、把廉脈、敲廉鐘,形成父母教育子女、妻子提醒丈夫、丈夫引導妻子的家庭廉政氛圍。舉辦廉政書畫展。區紀委多次舉辦廉政書畫展,旨在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文化藝術相結合,全面展現全區黨員干部、社區居民崇尚廉潔、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弘揚先進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政勤政氛圍,使廣大黨員干部在欣賞書畫藝術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提高精神境界,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同時,區紀委拍攝制作了“廉樹花開芬芳時 風清舵正好揚帆”廉政文化專題片,進一步展示新風貌,弘揚正能量。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