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5/BeyondPic/2017-12/27/171109164312f7193f0dc0d480.jpg)
編者按:為了深入挖掘天水的“賣點”,激發廣大網民“關注家鄉、宣傳天水”的熱情,傳播天水好聲音,展示天水新形象。2016年12月開始,天水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舉辦了“為家鄉代言 為天水點贊”主題微文原創大賽。大賽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網民的熱切關注,共收到稿件208篇,大部分作品在《天水發布》微信公眾號進行了展播,收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從今天開始,推出部分參賽作品,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幸福美麗新天水鼓勁加油!
天注之水:龍城藉河
鐵曉芳/文
![](/Files255/BeyondPic/2017-12/27/2_201511202022545RsYD.jpg)
這是一座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沒有西北粗獷遼闊的莽原風光,那些粗硬的砂礫,干燥而凜冽的風沙,只屬于漫無邊際的大戈壁,當然也少了江南澤國水鄉的溽熱,以及成群蚊蟲的煩擾,但它有南國繁盛多樣的植物,濕潤宜人的氣候,以及湯湯東流的藉河連帶著棋布在這片沃野上的條條涓流。這座處處洋溢著南國氣息的小城市,就是被世人冠以美譽的隴上小江南——龍城天水。
![](/Files255/BeyondPic/2017-12/27/2610_201711011638576oE5C.jpg)
八月的天水,暑氣正自消退,藉河碧波蕩漾,藍天白云之倒影徘徊在如鑒的波上,成群的魚兒在悠閑自在的覓食嬉戲,任憑河岸游人如織,它們兀自怡然遨游著,如若泛舟河上,展望藉河兩岸,車水馬龍,蔥蘢的草木掩映著林立的高樓,給人一派繁榮興盛的氣象。
![](/Files255/BeyondPic/2017-12/27/2610_201711211721262tPcW.jpg)
藉河,身處土質疏松而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橫穿秦州沃野而過,水質卻全無黃河水的渾黃混濁之感,清澈見底。它是龍城的明眸,有了這靈動的流水,天水便顯得溫情脈脈而顧盼生輝了,文人筆下的羲皇故里,也多了幾分詩情畫意;它是飛天手中的飄帶,那蜿蜒無定的河身,想必是麥積山石窟頂上的飛天,被龍城的美景所吸引,在上空遨游時不慎散落下的吧,否則,該如何解釋藉河的靈動和秀逸呢?
![](/Files255/BeyondPic/2017-12/27/2610_201711182108115YaDx.jpg)
天水是先有了藉河,還是先有了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這誰也說不清楚,八千年的歷史,太悠久,也太漫長了,只有一則“天河注水”的美麗神話,流傳著“天水”這個美麗名字的來歷——是三千多年前由天上的河水傾瀉而下所得。想必天河所注之水,就是美麗清澈的藉河吧,但可以肯定的是,天水這塊隴上寶地的富庶豐饒,必然離不開歷史上藉河河身移徙無定的沖擊灘淤。如此,人類的始祖伏羲在這里創畫的八卦,制定的娶嫁……等人類文明,才得以繁衍傳承,就像藉河湯湯的流水一樣,生生不息。
![](/Files255/BeyondPic/2017-12/27/2610_2017111821081165P87.jpg)
藉河的水會讓人想起母親的豐乳,正是它汩汩不絕的乳汁,滋養了天水膚白貌美,柔情似藉水一樣的女子;孕育了眾多文采風流的文人騷客,面對如畫的隴上江南,他們揮毫書寫性靈,在秦州大地散落下了無數粒明珠樣的璀璨詩文,從《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到 《秦州雜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形成了八千年古龍城最優美的詩行,給天水的歷史增添了幾段佳話,沉淀了幾縷厚重;藉河還養育了一大批驍勇善戰的將軍,他們憑著一腔報國熱血,以錚錚鐵骨馳騁疆場,馬革裹尸,成為了中華名族不屈的脊梁。最為著名的有漢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的飛將軍李廣,近現代“天狼頻射建殊勛,館舍幸與工部鄰”的愛國將領鄧寶珊將軍等,城內至今還有李廣墓遺跡,與南郭寺的鄧寶珊將軍紀念館遙相對望。
![](/Files255/BeyondPic/2017-12/27/2610_201711011638575TPDi.jpg)
美麗的龍城天水。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重鎮,隴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它的秀麗多姿的綠水青山,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正吸引著著全球龍的傳人來尋根祭祖追溯文明,來欣賞天注之水藉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