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山縣龍臺鎮青山村采訪)
天水在線11月13日報道 11月13日,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暨‘我為新甘肅打call’——甘肅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網絡媒體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走進天水市武山縣和甘谷縣進行采訪。
據悉,本次活動共設置8個議題,組建4支采訪創作團隊,分赴全省各地集中開展為期兩個月的調研式采訪。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甘肅日報社、省廣電總臺、中國甘肅網、每日甘肅網、絲路明珠網、中國蘭州網等新聞單位的50多名記者將隨隊參加調研采訪。
(在武山縣群眾體育館采訪)
當日,采訪團走進天水市的武山縣和甘谷縣,在施工工地、蔬菜產業科技園區、貧困農村、十九大宣貫舞臺、優質旅游景點、創業扶貧典型基地,采寫當地如何“瘦了窮根、肥了荷包”。
(在武山縣龍臺鎮青山村采訪)
當天主題采訪活動中,各媒體記者優先通過移動端進行傳播,在農村舞臺“刨根問底”,綜合應用音視頻、H5、VR、圖解、數據新聞相結合的融媒體傳播手段,通過兩微一端等客戶端挖掘展示武山、甘谷大山里老百姓想聽想看、愛聽愛看的鮮活個例,在全網形成了傳播合力。
(武山縣龍臺鎮溝門村抗美援朝老革命陳國棟)
武山縣龍臺鎮溝門村抗美援朝老革命陳國棟、甘谷縣創新扶貧勞務輸出“大咖”張維林,一批“活著的歷史書”和“行走的致富典范”,成為采訪團推介重點,分秒之內便被編寫成頭條,在甘肅發布、蘭州發布、中國甘肅網、西部商報等全省重點媒體的微信、微博等客戶端上線。經歷了艱苦的歲月,如今他們希望生活更幸福,盼望正慢慢實現,記者團認為,這正是十九大精神貫徹最好的體現。
(在武山縣群眾體育館采訪)
占地20畝、總投資6460萬元的武山縣群眾體育館,武山縣10萬畝高科技蔬菜產業示范園,甘谷縣4A級景區大像山,在隴原大地上,這樣一批新時代特色的新氣象實例,在采訪團的聚焦之下,引發“瘦了窮根,富了荷包”的連鎖反應,當地人民物質、文化、精神需求的滿足之變,紛紛被挖出。
(在武山縣龍臺鎮青山村采訪)
新鋪設的地暖溫暖著新家也溫暖著村民的心,勞務輸出基地,“訂單式輸轉、學徒制培訓、市場化運作、一條龍服務”的勞務輸出模式,精準幫扶、特色扶貧為天水地區待就業人員解決了就業難、難就業,當日的采訪行動,在基層干部群眾和典型經驗中,展現了新時代下,武山、甘谷的大變樣。
(在武山縣群眾體育館采訪)
今天,采訪團將走進清水縣和華天電子科技集團進行采訪。
(在甘谷大像山4級旅游景區采訪)
(在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采訪)
(在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采訪)
(在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采訪)
(在武山縣龍臺鎮溝門村采訪)
(在武山縣龍臺鎮溝門村采訪)
(在甘谷縣騰達實業有限公司 采訪)
(在甘谷縣騰達實業有限公司 采訪)
(甘谷大像山)
(甘谷大像山)
(武山縣龍臺鎮青山村易地搬遷扶貧項目)
(武山縣龍臺鎮青山村易地搬遷扶貧項目)
(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
(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
(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
(武山縣群眾體育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