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麥積農民致富“聚寶盆”
麥積區作為全省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區,經過多年努力,設施蔬菜基本實現了市場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已成為麥積區農民致富增收的“聚寶盆”。
5月10日,記者在麥積區石佛鎮田家莊設施蔬菜科學發展示范園內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地排列著,芹菜、脆瓜、包包菜、西紅柿、辣椒、甜瓜等果蔬長勢喜人,工人正在修枝、搭架、移栽,一片繁忙景象……
說起大棚的收成,示范園負責人田德志喜笑顏開:“我這一年創業初成,也收獲了更多自信。園區去年底已建成200多座日光溫室和鋼架大棚,全是蔬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主要以芹菜種植為主,從目前銷售情況看,按照最低標準計算,一個棚一年最少收入1萬多元,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
200多座大棚忙得過來嗎?記者不禁發問。田德志坦言:“示范園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機制,這是近年來全區蔬菜產業發展創出的成功經驗。”
隨行的麥積區蔬菜中心主任劉晨曦告訴記者,近年來,市區提出要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建好城市菜園子、豐富市民菜籃子、鼓起群眾錢袋子。按照市上的總體規劃,麥積區把菜籃子工程建設作為改善民生、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工作,通過創新工作機制、整合項目資金、制定獎勵政策、強化技術服務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推動了全區蔬菜基地的建設,為進一步穩定蔬菜供給、平抑市場價格發揮了應有作用,年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總產量28.5萬噸,總產值3.695億元。僅今年春季完成設施蔬菜種植面積2.1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