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在全市文化產業大會上強調
把文化產業打造成區域首位產業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611ac6a21936a439f.jpg)
4月26日下午,天水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文化產業大會。市委書記王銳在會上強調,要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全省文化產業大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建設文化大市,依托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這一國家級戰略平臺,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貫穿到文化產業發展全過程和各環節,加快文化資源優勢向現實經濟優勢轉化,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成區域首位產業。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709288dbf599b6f6beca7.jpg)
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維俊主持會議。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柴金祥,市政協副主席白曉玲,市政府秘書長逯克宗出席會議。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正茂通報了“十二五”時期和2015年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安排了今年的主要工作和重點任務。
副市長張建杰代表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了2016年文化產業工作目標責任書。
會議對金龍山文化旅游園等9個文化產業優秀項目給予了表彰,各獎勵10萬元。同時表彰了2015年文化發展先進單位、優秀項目和文化產業十強企業。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8e1dd4256c3093c4a.jpg)
王銳在講話中指出,文化是天水的城市之魂。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大市,天水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年來,通過各級各部門尤其是文化旅游系統的不懈努力,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呈現出持續較快的發展勢頭。但工作中依然存在總體規劃水平不高、文化市場主體缺位、缺少重大項目支撐、文化旅游融合不深、融資難題比較突出、創新創造能力不足、專業人才嚴重匱乏、主管部門精力不夠集中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各級各部門要認真研究解決。
王銳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決戰期,也是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的重要機遇期。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要高起點大手筆做好規劃,著眼破解影響制約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確保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協調性、可操作性。要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將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發展,提升旅游線路開發、大景區建設、旅游商品設計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要培育壯大文化產業集群,著力打造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形成一批以“五大文化”、民間工藝、民俗風情等為內涵的文化產業基地,構建錯位競爭、關聯互補的重點文化生產區域和文化產業集群。要在招大引強上務求實效,加強對文化產業項目的策劃、論證、包裝、推介和儲備,加強與國內外有實力的文化企業戰略合作,健全完善產業發展的服務機制,力爭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確保項目早日落地實施。要著力打造提升重大平臺,精心籌辦好影像絲綢之路——天水攝影雙年展和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節,積極參加文博會,繼續辦好這些重大賽事活動,大力發展戶外運動,助推文化產業發展。要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圍繞破解影響文化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理順政府、市場、企業之間的關系,理順文物、林業、國土等部門之間的關系,打破行政區劃、行業壁壘,形成統一、有效、科學的文化旅游管理體制,實現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的統一。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74a7bc07caeb27264.jpg)
王銳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抓重點、破難點,強保障、聚合力,構建文化產業發展的保障機制,切實推動文化大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要強化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要集中精力抓、帶頭指揮抓,協調解決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難題。要強化政策扶持,用足用好中央和省上支持文化產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并研究制定符合天水實際的配套辦法,引領文化產業發展上水平。要強化協調配合,堅持黨政齊抓、部門聯動、聚焦發力原則,形成工作強大合力。要強化督查考核,發揚釘釘子精神,從具體工作、具體項目、具體環節抓起,聚焦發力,求實見效。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876bdb0202beaa524.jpg)
(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維俊主持會議)
楊維俊要求,要高度重視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加強項目策劃、論證和儲備,充實完善項目儲備庫,引進國內一流團隊,高起點、大手筆策劃包裝文化項目,利用文博會、蘭洽會、伏羲文化旅游節等重大節會活動,加大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力度,推動一批重點文化項目盡快落地實施。要抓企業培育,積極實施文化企業培育工程,支持重點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加大對民營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推行“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等發展模式,做強文化產業發展主體。要抓產業融合,立足市情實際,做足文化與旅游、文化與體育、文化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大文章,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要抓品牌打造,圍繞建設羲皇故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人文天水·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名城、隴上江南·中國休閑旅游生態家園,著力打造重點節會品牌、重大體育賽事品牌和文藝精品品牌,提升文化產業發展層次。要抓傳承保護,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在保護中開發利用,在傳承中創新發展,促進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7efb045ab18e5eaf8.jpg)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正茂簡要通報“十二五”期間以及2015年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安排部署了2016年文化產業重點工作。)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7768495584f53abe8.jpg)
(市政府副市長張建杰與各縣區政府簽訂2016年文化產業目標管理責任書。)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753faaf7e3acd15a8.jpg)
(表彰2015年度“文化產業十強企業”)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773459def678d90be.jpg)
(表彰2015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優秀項目)
![](/Files249/BeyondPic/2016-4/27/16042620569f92ee424db89db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