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e650929af17d9e88.jpg)
3月12日,由甘肅省當代文學研究會、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陜西新華傳媒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天水市作家協會主辦的王若冰《渭河傳》研討會在蘭州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會議室隆重召開。
馬步升、徐兆壽、張明廉、張存學、王元中等來自省內外的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及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研究生共4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331793724665aabe.jpg)
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正茂出席研討會并講話。他說,甘肅壯美的山川、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是文學創作的寶藏,可惜的是沒有被挖掘呈現出來。天水人對本土山川及本土文化的熱愛是無以復加的,所以才會有《渭河傳》的誕生。王正茂對百忙之中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表達了真摯的感謝之情,囑咐作者對研討會的各類意見進行認識總結梳理,完善表現手法,豐富表現形式,提升作品層次,擴大作品影響,力爭將《渭河傳》打造成一部經典之作。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59927ce3f0be1ea3.jpg)
與會專家學者們也放眼全國散文創作的宏大背景,對《渭河傳》創作的成功之處進行了深度透視。一致認為,《渭河傳》作為王若冰“秦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品從文化的角度探討渭河、以作家的眼光審視渭河,用散文的筆法呈現渭河,是一部具有史詩性質的長篇文化散文。我省著名作家、評論家,甘肅省作家協會主席、甘肅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馬步升認為,《渭河傳》是一部大行走走出的大散文,時間上,以一條河一座山為線索,探索上古五千年;空間上連帶萬里,串聯起眾多的文化群落。評論家、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明廉認為,《渭河傳》選材精妙、立意高遠,為山川立傳,表現了作家的歷史責任感。作家、詩人,甘肅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徐兆壽認為,《渭河傳》是一部具有鄉戀式的情懷之作,創作的成功之處在于文學性學術的高度結合。評論家,天水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教授、天水市作協副主席王元中認為,《渭河傳》是一步步走出來的作品,通過行走,作者意圖尋找散落于山川間的一個民族的文化身份,并用歷史的眼光、詩意的呈現使歷史文化現實了現場的復活。同時,與會專家學者還對作品的不足之處進行了理性的梳理,指出作品中關于文學性與學術性的平衡問題、后幾章中現場感缺失的問題等等,都需要在以后再版中加以完善。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34e474182aa810a4.jpg)
《渭河傳》作者王若冰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95bc337a43876034.jpg)
徐兆壽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2a5ab1fb5f4d7e7d.jpg)
張明廉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f1989bef00c7d495.jpg)
王元中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3293ea2cedec45db.jpg)
韓偉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c74263c651de5aca.jpg)
劉晉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31b34c5f87174e4a.jpg)
張晨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3bf2c3a468798d1a.jpg)
陽飏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2de0a80cb1777d57.jpg)
閆小鵬發言
![](/Files249/BeyondPic/2016-3/14/1603141632f87ae547d7efcfcf.jpg)
楊晨發言 |